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道功能与便秘影响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道功能与便秘影响的相关研究

鲁露

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道功能及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3月时段内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200例,随机划分为甲组(100例)和乙组(100例)。甲组施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乙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甲组肠道功能和便秘状况明显较差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操作,既可改善肠道功能和便秘等状况,还可增强机体生存质量,促进预后恢复,可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道功能;便秘影响

引言:

老年脑梗死具有起病速度慢的特点,一般在睡眠/安静时发病。同时,脑梗死为心脑血管常见病症,发病率相对较高,是诱发机体死亡的首要诱因。其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栓子引起。同侧面浅感觉减退/轻度偏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等,均为临床方面常见症状。临床方面需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吸氧、呼吸道为通畅的状态,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数变化。发病后,患者难以自主进食,且躯体机能逐步下降,如肠道功能,极易诱发便秘,影响躯体健康状况。早期营养支持是脑梗死患者常见治疗方式,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为前提,促进躯体功能恢复,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存在商榷。抽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3月时段内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00例,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道功能及便秘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3月时段内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200例,随机划分为甲组(100例)和乙组(100例)。甲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中间值为(62.37±1.42)岁,病程中间值为(1.04±0.27)d。乙组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中间值为(63.23±1.21)岁,病程中间值为(1.05±0.19)d。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入选原则:满足脑梗死诊断指征,且脑部MR、CT诊断已证实;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剔除原则:重症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者、重症营养不良者、重度感染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入院时患者均施行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减轻脑水肿、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等治疗,再依据病情进展施行心理干预、生理干预等措施。在此基础上,甲组施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是以中心静脉输注为前提,向患者注入Allinone营养液(3升袋),涉及葡萄糖、脂肪乳和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乙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置入鼻饲管,一次性输注匀浆膳食,约为250~300m,每日可控制在800mL。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肠道功能和便秘状况。前者是以MSKCC问卷为准,依据肠道排便频率对患者肠道功能予以评估,分值越高表明肠道功能越佳;后者是以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和干球状便、出口梗阻、手法辅助排便、不用缓泻药难出现稀便等状况予以评估,若存在上述症状记1分,分值越高表明便秘越为严重。②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是以SF-36量表评分为准,共设有36个条目,8个维度,总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肠道功能和便秘状况、生存质量

分等计量资料用(5f3787014264a_html_122e6385b6af8d52.gif ±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肠道功能和便秘状况

干预前患者肠道功能、便秘状况较为相似(P>0.05);但护理后,甲组肠道功能和便秘状况明显较差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患者肠道功能和便秘状况(5f3787014264a_html_122e6385b6af8d52.gif ±s)

组别 肠道功能 便秘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甲组(n=100) 2.20±0.35 4.07±0.49 8.56±1.15 6.39±0.76

乙组(n=100) 2.19±0.34 4.88±0.60 8.59±1.14 4.34±0.51

t值 0.1449 7.3936 0.1310 15.8377

P值 0.8851 <0.05 0.8960 <0.05

2.2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乙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该病呈年轻化趋势,对居民身心健康危害严重,并可导致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指出,急性脑梗死患者肠道微生态结构与正常健康人群的相似度低,且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可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脑梗死是(还可称之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现代医疗中常见性、多发性病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稿的特点,为中老年群体死亡的主要诱因。老年急性脑梗死,为临床方面发生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如果患者产生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和营养不良等情况,并且没有在早期采取对应措施处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乃至生存质量的威胁性均非常大。急性脑梗死多伴有氧化应激反应,可对机体组织产生刺激,且患者活动受限均可增加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而上述疾病均可影响肠道微生态菌群,导致优势菌属减少,有害菌群增加,从而影响肠道功能,也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期间多会出现营养障碍,究其原因和该病患者发生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对进食情况造成影响有关。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条件下,脑梗死发病率逐年递增,约为53.39/10万~182.62/10万,若未对该现象予以及时处理和救治,必将会阻碍社会的稳定运行。现代医疗模式下,脑梗死患者是以抗血小板、改善营养神经和内循环、减轻脑水肿等前提,再通过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把控,稳控病情进展,促进疾病恢复[3]。此外,由于患者脑损伤较为严重,脑干、脑皮质和垂体、下丘脑等部位均面临不同程度损伤,极易出现紊乱状况,不仅对影响能量代谢,还会诱发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失衡。在此过程中,对患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在有效输注营养成分的同时,将营养元素直接伸入肠胃,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促进肠胃功能恢复,预防便秘[4]。同时,该营养支持疗法还可改善神经功能,保持身心健康。

结论:

综上,针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操作,既可改善肠道功能和便秘等状况,还可增强机体生存质量,促进预后恢复,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艳春.分析联用护理干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梗死患者肠道功能及便秘的影响情况[J].名医,2019(07):165+168.

[2]徐湘文,黄立琼,李瑞银.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道功能及便秘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4):2963-2964.

[3]黄立琼,李瑞银.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梗死患者肠道功能及便秘的影响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06):112-113+73.

[4]杨小云,丁进,陈燕萍,沈敏瑾,王群英.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08):93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