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梁占莹

贵州省毕节阳明眼科医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 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中选取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2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视力、散光程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散光程度

翼状胬肉属于眼科疾病的一种,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日光、风尘等外界刺激有关,患者临床可表现为睑裂部球结膜及下组织变性增生等症状,进而导致患者眼睛散光,随着疾病进展还可能导致患者视力受损[1]。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翼状胬肉实施有效治疗具有必要性。为了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其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翼状胬肉,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眼科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2~75岁,平均(46.89±5.37)岁。病程2~12年,平均(6.52±1.37)年。研究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46.87±5.39)岁,病程2~11年,平均(6.54±1.39)年。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符合对比需要。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天开始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每天4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实施表面麻醉和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利用显微镜实施手术,在胬肉颈部适当位置将球结膜剪开,分离胬肉组织和正常球结膜,切除胬肉,并对球结膜下变性组织以及角膜表面增殖组织等进行清除,使眼角膜表面能够变得光滑平整,给予止血缝合等处理,做好感染预防。

研究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的同时,给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选择含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片,且该移植片应稍大于创面,将其置于胬肉切除区,使其能够最大限度与胬肉切除的缺损区域吻合,并使用10-0尼龙线对移植片和植床边缘进行间断缝合5~7针 ,以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术后给予加压包扎、抗炎等常规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对其手术前后视力、散光程度进行比较,随访3个月,统计其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分析数据,计量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1. 结果

2.1两组恢复情况

研究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恢复情况比较

分组

例数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d)

住院时间(d)

复发率

研究组

42

2.75±1.23

3.89±0.48

1(2.38)

对照组

42

4.06±1.54

4.69±0.52

9(21.43)

X2

4.308

7.326

7.265

P

0.000

0.000

0.007

2.2两组视力及散光程度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高于对照组,散光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2: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及散光程度比较(5f3786f7e0a02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视力

散光程度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研究组(n=42)

0.29±0.05

1.08±0.21

2.02±0.25

0.48±0.09

对照组(n=42)

0.28±0.06

0.75±0.16

1.99±0.27

0.76±0.17

t

0.829

8.101

0.528

9.434

P

0.409

0.000

0.599

0.000

    1. 讨论

    翼状胬肉作为一种眼科常见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美观造成较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手术是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传统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治疗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并且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创面才能愈合,在没有处理好增生组织清除等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疾病复发,且术后视力恢复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3]。因此,有研究提出,可在该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翼状胬肉患者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以便改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所存在的不足,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组织兼容性,可重建受损部位,加速受损眼角膜愈合,成功率相对较高[4]。有研究报道,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还能够对纤维组织增殖起到抑制作用,抑制胬肉再生,减少疾病复发[5]。本研究结果显示,翼状胬肉切除基础上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研究组患者,其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视力和散光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视力和散光程度,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治疗方式。

    总之,翼状胬肉患者在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治疗的同时,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可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慕贞.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J].黑龙江医学,2018,42(11):1064-1065.

    [2]屈爱红.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8,24(34):89-91.

    [3]曾颖,杨迪康,王乐临.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与显微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7):46-47.

    [4]唐树玲.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3):3048-3049.

    [5]孙静.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