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走班制下高中数学如何有效设计作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探析走班制下高中数学如何有效设计作业

何佳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122000

摘要:随着高考制度改变,走班制成为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之一。走班制的模式使得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来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就高中数学而言,走班制情况下如何科学设计作业是教学的关键。因此,本文先分析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进而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引言:高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自信,并且激发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本文笔者以案例的形式进行作业设计和相关教学分析。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首先要看作业是否有效果:只有当数学作业的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互符合了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成效,通过检验学生们作业完成的正确率就能很好的看出来作业的效果。在作业设计上,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教师认同要在作业设计方面多下功夫才能够争取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在帮助学生们减少作业压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作业练习的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作业的数量并不能够决定学生们成绩的好坏,只有把作业的质量提升上去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其次是看作业效率:作业效率是用有效作业时间除以实际作业时间,有效作业时间通常是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思考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反思和总结等等,在有效学习时间当中学生们必须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进行任何其他与作业无关的学习和活动。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不同的学生在有效作业时间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这种专注程度,而有的同学则在作业时间内开小差,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作业时间很长,但是有效时间很短,这一类同学看上去非常努力,但是大部分在进行着无用功,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这一类学生是有潜力的,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够顺利解决困扰着学习成绩的难题。

二、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法策略

(一)基于课程大纲进行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延伸和回顾,只有将课内外相结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的任务是要设计与当前教学内容相符合的作业类型并且要通过合理的数量和与教学相匹配的难度来进行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如何。另外作业布置还要凸显出针对性符合教学大纲计划,严格控制作业的数量,要争取以质量取胜。

例如,在教材当中出现的几道基础性的练习题,如果只是单独完成的话练习到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如果不加以整合就不能够起到思维训练的作用,而仅仅起到的是基础熟练度的训练。比如下面这道数学题综合了三道基础练习题目: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n²-2n。[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判断该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Ⅱ]数列an的前n项和改为Sn=n²-2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判断该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本题就把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点进行了串联,在极大的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们做练习题的效率。并且能够避免学生们在做练习题方面的重复劳动,这样对知识既进行了较好的覆盖同时又能在练习的过程当中逐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数学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学生能力进行分层设计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浪潮,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设计已经成为新的大潮。对高中学生进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做法。高中数学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成绩的差异上是非常巨大的。高中数学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由于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点的接收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在完成课后习题的过程中也应当进行合理的分层安排。

例如,笔者在开展不等式相关学习过程当中进行了三种作业类型设计:第一类是基础性作业,例如:求出不等式-2x²+x+3<0的解集。若关于x的不等式m(x-1)x²-x的解集为x<2,则实数m的值是多少?第二类提高性作业,例如:已知不等式ax²⁻bx⁻1≧0的解集是x≧2,则不等式x²-bx-a<0的解集是什么?若关于x的方程x²+ax+a²-1=0有一个正数根和一个负数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第三类是探索性的问题,例如:求解关于x的不等式:x²-(a+1)x+a<0。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强基础性练习来进行知识巩固,优等生们可以尝试进行更具有挑战性的题目练习。学生们有了很多的自主选择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学习的压力,为高中学生增添学习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二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走班制学生和教师课上、课下的共同努力推进着数学课堂教学进程。完成课后相关习题,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付诸实践来进行强化。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设计方面教师们不能够掉以轻心,要有足够的重视来为学生们把关。教师应该有“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赵云翔.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