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 VTE预防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2
/ 2

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 VTE预防作用探讨

李丹

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 61113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创伤患者110例,起止时间是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2个小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55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VTE和DVT发生率分别为3.6%、1.8%,低于对照组的16.4%、12.7%;且PT、APTT、TT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并减少VTE发生,值得应用。

关键词:骨科创伤;VTE;预见性护理;凝血四项

VTE指的是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因阻塞血管造成回流障碍,是骨科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功能减退,容易出现静脉损伤、血流减缓等情况,因此发生VTE的风险高[1]。相关研究称,治疗恢复期间做好护理工作,积极防治VTE,能改善患者预后。文中选取110例患者作为对象,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创伤患者中选取110例,起止时间段是2019年3月~2020年3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分为2个小组:55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29例(52.7%)、女性26例(47.3%);年龄位于61-87岁,平均(72.6±5.4)岁;创伤部位:股骨22例、胫骨13例、腰椎9例、其他11例。55例试验组中,包括男性30例(54.5%)、女性25例(45.5%);年龄位于60-88岁,平均(71.8±5.7)岁;创伤部位:股骨23例、胫骨15例、腰椎8例、其他9例。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以下研究是可行的。

1.2 纳排标准 (1)纳入患者要求[2]:年龄≥60岁,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知晓本次研究,依从性较好。(2)排除的患者有:精神疾病,认知或沟通障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过敏禁忌等。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体征监测、用药和生活指导。

1.3.2 试验组 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风险评估。使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评估VTE发生风险,根据得分划分为低(≤10分)、中(10-14分)、高(≥15分)风险三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2)低风险护理。将下肢抬高20-30度,加快静脉血液回流;患者体征稳定后,护士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对膝、踝、趾关节旋转,对肌肉等长收缩运动,每日3-5次,每次坚持10min。同时要求患者戒烟戒酒,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盐饮食,适当增加饮水量。(3)中风险护理。在低风险护理的基础上,定期检测D-二聚体,指导患者穿抗血栓袜,使用下肢静脉泵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护理巡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4)高风险护理。在中风险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例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每日1次、每次0.4ml,一般用药7-10天。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数量、性状,确保引流通畅。

1.4 观察指标 (1)观察VTE和DVT发生率。(2)测定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3]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类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TE和DVT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VTE和DVT发生率分别为3.6%、1.8%,低于对照组的16.4%、12.7%,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VTE和DVT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VTE

DVT

试验组

55

2(3.6)

1(1.8)

对照组

55

9(16.4)

7(12.7)

χ2

4.949

4.852

P

0.026

0.027

2.2 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的PT、APTT、TT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x±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IB(g/L)

试验组

55

12.5±3.2

27.9±4.6

14.3±2.7

3.6±0.8

对照组

55

16.0±3.7

34.6±5.2

17.8±3.1

3.9±1.3

t

5.306

7.157

6.314

1.457

P

0.001

0.001

0.001

0.147

3讨论

VTE的发生,一方面是血管受损,另一方面是血流减缓,和肺栓塞的发生具有密切关联,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4]。老年骨科创伤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由于肢体活动量减少,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再加上手术、药物的影响,机体免疫力降低,很容易造成血小板凝集,继而发生VTE。

文章以110例患者为对象,结果显示试验组VTE和DVT发生率更低,PT、APTT、TT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曹惠珍[5]的研究相近。分析可知,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前瞻性和系统化,首先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根据风险高低制定护理措施。其中,低风险组从肢体活动和饮食调整入手,中风险组加入物理预防措施,高风险组联合使用抗血栓药物,实现预防目标。综上,针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并减少VTE发生,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耿桂芹.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VTE预防作用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2):174-175.

[2]张婷,高洁.预警性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VTE和DVT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3):216-217.

[3]秦立飞.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90,125.

[4]覃在芳.医疗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影响[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3):284-285.

[5]曹惠珍.高龄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