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模式优化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7
/ 2

变电运维模式优化方案

郝超超 闫琪

徐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 211700

摘要:不同的工作模式所确定的工作效果是不一样的。本文结合实际,通过对五种工作模式的分析,找到最优的方案,希望能够对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变电运维;模式;结果分析

1.前言

本课题研究的是变电运维模式优化方案。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分析变电运维站目前的工作量推荐几个优化方案,以更好的开展变电运维工作。

2.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2.1优化方案

根据上述工作量统计分析调查,结合生产实际,以下考虑晚上设置4、5、6人三种情况的值班模式,同时可能考虑运行与维护合一、运行与维护分开两种情况,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一】

运维人员由4个人分为9个值,这是一个仅考虑运维整合的程序。一值24小时值班、一值负责巡视、五值上白班、两值休息,各项工作各值人员轮流进行,周末只留一值人24小时值班。维护工作:管辖范围内的变电站的维护工作分为9个块,平均分为不同的值。每个值可用于在巡视过程中或在正常行驶期间变电站启动并运行时将变电站维护在其管辖范围内。每天巡逻的人员与变电站不同,因此,运维工程师计划巡逻和维护的日期,收集每天发现的异常情况,并统一计划处理时间。统一规划现场处理指导。有两种工作时间可供参考,以参考日常工作的价值

【方案二】

运维人员被5人划分为7个值,这是一个仅考虑运维一体化的程序。一值24小时值班、一值负责巡视、三值上白班、两值休息,各项工作各值人员轮流进行,周末只留一值人24小时值班。其余与方案一相同。

【方案三】

操作和维护分开。维护班次保持当前的工作方法。操作班次将原来的3个操作值重新组合为5个操作值,每个值有6个人。工作模式从原始的``3+1''模式(3个工作值+1个维护值)更改为``3+2+1''模式。即3个值班操作值+2个正常白移操作值+1个维护值。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日运行模式为1个值班运行值(6人)+2个正常白移运行值(12人)+1个维护值(7人),周末和节假日运行模式是一项值班作业值,对于长假,维护值将合理安排人员检查,以确保检查周期。其余与方案一相同。

【方案四】

与方案三基本相同。操作和维护分开,维护班次保持当前的工作排班。运营班次将原始的三个运营价值重组为每个六个人的五个运营价值。操作值+1维护值已更改为“3+2+1”模式。即3个值班操作值+2个正常白移操作值+1个维护值。但是,值班运行值和常白运行值每月轮换一次,除此之外,与方案一相同。

【方案五】

综合运维。操作和维护人员分为6个值,每个值是6人,一值24小时值班、一值负责巡视、两值白班操作、两值休息,各项工作各值人员轮流进行,周末只留一值人24小时值班。其余与方案一相同。

2.2优化方案的分析

【方案一】

理论性:该程序的运行和维护是统一的,每个人都需要对每个站点进行操作和检查,这看起来很公平而且理论很好。实践性:该程序根据大班模式进行了优化,将操作和维护结合在一起,首先,工作是按顺序进行的。但是,职责顺序有点复杂。根据我们目前的工作量,其实用性相对较差。科学性:该计划具有相同的工作量和工作模式,平均每月工作时间为174小时,少于工作时间。该模型的平均每月工作时间为180小时,这使其相对科学。可推广性:该程序在理论上和科学上都比较合理,并且在解决早晚工作量时根据“大日班”模型进行了优化,其可推广性较好。

【方案二】

理论性:该计划是运营和维护的结合。每个人都必须操作和检查每个站,并在其管辖范围内维护变电站。公平,理论上不错。实用性:此计划针对日间轮班模式进行了优化,将操作和维护集成并按顺序工作。但是,职责顺序有点复杂。根据我们目前的工作量,其实用性相对较差。科学性:该计划具有相同的工作量和工作模式,每月平均工作时间为175小时,低于工作量,该模型的每月平均工作时间为180小时,其科学性相对较好。可推广性:该程序在理论上和科学上都比较合理,并且在解决早晚工作量时根据“大日班”模型进行了优化。若解决早晚工作量问题,其可推广性较好。

【方案三】

理论性:该方案源自原始的“3+1”操作模式,与原始操作模式的差异不大。通过将固定的恒定白移操作模式设置为两个值来优化当前模式。“小白班”优于理论;实用性:该方案与原来的操作方式相比变化不大,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固定,工作相对简单,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实用性也不错;科学性:此计划在相同的员工下运作金额可能会发生很大波动,根据“电力部的总工作时间系统”,长白班的平均每月工作时间为172工作期间平均每月工作时间为180小时,科学性较差;可推广性:该方案已针对车站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以使工作更轻松,但从长远来看,会暴露出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等问题,并且其可扩展性较差。

【方案四】

理论性:这个计划比第三个计划更公平,其理论也更优越。实用性:该计划与原始操作模式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日程安排与现在相同,工作运行更流畅,并且其效用更好。在同一级别上,同一员工的工作量差异很大,长白轮班员工的平均每月工作时间为172小时,轮班员工的平均每月工作时间为180小时,它导致人员冲突,其科学性质相对较差。可推广性:该程序针对站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现在可以轻松进行工作,但是由于先前暴露的问题(例如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其可推广性很差。

【方案五】

理论性:该方案集成了操作和维护。每个人都必须操作和检查每个站。这是公平的和理论上的。实用性:该程序根据大白班制进行了优化,操作和维护。工作是按顺序完成的,基本上满足了早上和晚上的工作人员配备需求。在短期内,它的用处有很多不一致之处,而在长期实施后,它的作用甚至更好。科学性:该计划每月具有相同的工作量和工作模式。平均每月工作时间为175小时,低于工作模式下的平均每月工作时间180小时。它是相对科学的。可推广性:该方案更加公平,理论和科学更好,其推广性很好。

3.结束语

总之,通过制定方案到方案分析,我们找到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优方案,并应用到实际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士政.电网调度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2]李文伟,邱利斌.配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J].电力系统通信,2019,(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