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上高县死因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2017 年上高县死因监测分析

罗小锋

宜春市上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西宜春 336400

【摘要】目的:统计并分析2017年上高县居民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2017年上高县居民的死亡数据,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死亡率、预期寿命等指标,结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上高县居民2017年死亡率为6.06‰,死亡原因前三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年龄结构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结论:2017年上高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慢性病,可以通过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死亡原因进行有针对的干预,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关键词】慢性病;死因;死亡率;上高县

对于人口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帮助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和社会卫生状况[1-2]。为了解2017年上高县居民的死因,本文收集相关数据并整理分析,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人口数据

2017年全县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总人口为335276人,其中男性171278人,女性163998人。

1.1.2出生数据

来源于全县各级医疗单位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接生的活产新生儿数。出生总人数为5523人,其中男性2862人,女性2661人,出生率为16.47‰,男/女比为108:100。在三所县级医院出生的有4549人,占全县出生的82.36%。

1.1.3死亡数据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共收到来自各级网络报告的各种原因死亡病例共2031例,报告粗死亡率为 6.06‰,其中男性死亡1214例,报告死亡率3.62‰,女性死亡817例,报告死亡率2.44‰,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1.2方法

收集2017年上高县居民的死亡数据,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合结果进行分析,死因按ICD-10根本死因编码归类。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结果

2.1全县全死因及主要死因疾病构成

构成上高县居民病伤死亡的原因前十位依次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消化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和寄生虫、神经系统。其中前三位死因死亡数为1562例,占报告死亡例数的76.91%。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866例,前三位疾病分别为脑出血(44.44%)、冠心病(17.07%)和脑梗塞(14.36%);肿瘤疾病死亡390例,前三位疾病分别为肺癌(33.08%)、肝癌(17.18%)和胃癌(8.46%);呼吸系统疾病死亡306例,前三位疾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共占呼吸系统总死亡数96.41%。

2.2不同死因的年龄和性别分布

死亡年龄结构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死亡高峰均以50岁以上年龄居民为主,占全部死亡的89.51%。0岁居民死亡15例,婴儿死亡率为2.72‰。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男、女均在65岁年龄段后明显增多,占该系统死亡的85.91%。恶性肿瘤死亡集中在45岁---80岁年龄段,死亡数占恶性肿瘤总死亡数的94.59%,且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呼吸系统导致的死亡主要在65岁年龄段以后,占呼吸系统总死亡的95.75%,并且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

2.3监测结果数据质量

县级医疗单位死因网络报告及时性为99.70%,身份证填写完整率95.27%,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58.57%,网络报告死因不明占0.15%,伤害意图不明比例0.30%,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比例0.25%。县疾控中心审核率100.00%,迟审率1.50%,一审通过率100.00%。

3讨论

3.1监测结果分析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死亡率随年龄段增长而增长,死亡高峰以50岁以上年龄居民为主,说明死亡人口偏重于老年或高龄人口,占比为89.51%,且多数因死亡原因前三位的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而死,充分说明上高县疾病谱以慢性病为重点,在今后的防治中要加重对慢性疾病的防控;另外,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可以推测男性体力劳动的机会多于女性,并且存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对这一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针对男性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宣讲来降低男性死亡率。

3.2工作建议

通过对2017年死因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我县的监测工作在有些环节上还存在滞后的情况,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得以加强:

1、加强对网报人员的培训,巩固网报队伍,强化工作责任心,定期与辖区内公安、民政、居(村)委会等部门信息核对实现制度化。

2、加强监测工作督导与检查力度,提高死亡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尤其加强对流动人口、新生儿、婴、幼儿死亡的监测报告。提高数据质量,确保监测结果。

3、针对我县死因谱的构成,加强对以慢性病为主的防制工作,依托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广泛开展,结合卫生宣传日宣传主题,加大对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交通法规、人身生产安全自我防护技能的宣传、推广、普及工作。

参考文献

[1]冯钰惠,刘世友,顾婕,等.2015-2017年上海大华地区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上海医药,2019,40(20):51-53+59.

[2]毕云静.2018年天津市宁河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9,35(19):2668-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