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激光治疗口腔粘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分析激光治疗口腔粘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黄娴君 曾远胜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探析激光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60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开展CO2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CO2激光;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疗效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是口腔科中常见性及发生率较高的病症,致病成因尚不具标准定论[1]。因口腔粘膜扁平苔藓进一步加剧发展可成为口腔鳞癌,临床可视为癌变前症状。临床主要采取药物、预防保健措施及手术治疗,但远期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易复发,对此为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防止疾病复发,采取合适、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必要。鉴于此,探析CO2激光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60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5±19.5)岁,病程0.5~13年,平均病程(6.75±6.2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9.4±21.6)岁,病程0.65~11年,平均病程(5.8±5.2)年。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维生素E,口服,0.1g/次,3次/d;维生素A,2.5万U/次,3次/d;维甲酸,10mg/次,3次/d。三种药物,持续性服用3个月。

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开展CO2激光治疗:首先对患者局部病变位开展凝固炭化处理;而后使用2%利多卡因予以局部阻滞麻醉。若需开展分层次凝固炭化处理,其深度标准根据肉眼可直视观察的粘膜深层结缔组织即可;使用棉球擦拭表层覆盖的炭化层,尽可能保证干燥。最后,合理判断患者炭化深度,给予口泰液或者氯已定液含漱液漱口及抗生素口服等辅助处理。

以上治疗,必须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戒刺激性强的食物。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检查未见患者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患者病损面积减少大于30%,治疗中未出现严重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效:患者病损面积减小不足30%,治疗中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显效:观察组21例、对照组8例,差异对比(χ2 =11.279、1P=0.001);有效:观察组7例、对照组13例,差异对比(χ2 =2.7、P=0.1);无效:观察组2例、对照组9例,差异对比(χ2 =5.455、P=0.02);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3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χ2 =5.455、P=0.02)。

3.讨论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科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在口腔粘膜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多发于中年人群[2]。外化特征为线状白色、灰白色花纹,临床症状表现为斑块状、颗粒状、皱纹纸状、疵状与溃疡状,有患者可产生糜烂症状。该病的致病成因及发发病机制,现阶段尚不具统一标准定论,与机体免疫、情志、内分泌、感染、遗传等因素具体正相关连带性。

该病多采用药物治疗,主要目标是消除发病刺激性因素[3]。常规措施是戒烟、禁酒,少摄入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加强清除不良修复体。维甲酸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大数量增生的功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的角质状况,加快溶解,实现疾病的治疗。但其缺陷在于远期疗效不佳,具有一定的复发性。

CO2激光,主要是通过照射生物组织,促进生物组织最大程度的吸收激光能量,将光能转变为热能。因其具有烧灼、汽化等功能,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及白斑的效果较好。其作用机理为:首先烧灼处理病灶及累及范围,明确病变区域;烧灼过程中,光纤头端距离组织面约为1mm,以汽化病变组织;烧灼完毕后,立即处理炭化组织。操作过程中,需保证术野清晰,密切观察产生光热反应。此外值得一提,相关研究表明,热效应可促使口腔粘膜产生蛋白凝固膜,增强局部的疾病抵抗能力,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所述,CO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明.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治疗对策研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5):53-54.

[2]蔡鑫嘉,姚志刚,李龙,刘桂,刘君杰,黄俊辉.口腔白斑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7,11(02):111-114.

[3]刘桂香,孟凡红,朱玉英.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特点与治疗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0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