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常见护理

/ 1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护理

罗军元

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200

“新生儿黄疸”,很多人可能没有见过这个词,但是对于新生儿来说,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其实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新生儿非常娇弱,一旦患病,他们的身体就必定会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建议,备孕中的准妈妈和准爸爸都应该了解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问题,尤其是要了解一下如何护理对患有该病的新生儿进行护理。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一些新生儿黄疸及其常见护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耐心阅读下去。

5f28d6bd1996a_html_da39ee3fb04c178b.jpg

  1.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如果胆红素不断在宝宝的体内聚集,导致宝宝的皮肤、巩膜、黏膜、体液甚至其他组织“染”上了一层黄色,那么该宝宝就是得上了新生儿黄疸。临床上我们会把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种,分别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时期,宝宝在代谢体内的胆红素时,会有胆红素生成较多、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等代谢特点,所以可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另外,如果宝宝患有尿路感染、新生儿肝炎等感染性疾病,或患有新生儿溶血等非感染性疾病的话,那么就会造成病理性黄疸。

5f28d6bd1996a_html_45ab9fd067cc3c72.jpg

  1.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护理

大家都知道,刚出生的宝宝还比较娇弱,所以一些疾病的侵害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新生儿黄疸这一疾病也不例外。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但没有及时查找病因并干预治疗,就有可能会引发胆红素脑病、腹泻、发热、皮疹等疾病。一般来说,临床上发现有新生儿黄疸患儿,都会尽快采取措施,找出具体病因,并根据病因为孩子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白蛋白的适量输入、蓝光疗法等。

那么,在面对患上新生儿黄疸的宝宝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护理,才能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摆脱疾病呢?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一些新生儿黄疸常见护理方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病情的观察很重要:无论是什么疾病,都需要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才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新生儿黄疸来说,更要如此,如果有患黄疸的新生宝宝需要您的护理,那么您一定要“坚守岗位”,耐心、细心、密切地对其病情进行观察。那么我们究竟需要观察哪些内容呢?我们要观察的内容包括下面这些:

①宝宝的皮肤颜色变化:皮肤黄染的位置、深度与范围的改变都可以说明血清胆红素的增多的程度,所以观察宝宝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其转归;

②生命体征:包括脉搏、体温、呼吸、有没有出血、宝宝的哭声大小、肌张力变化、吮吸力变化等,并在此过程中对其有无无核黄疸进行判断和监测;

③排泄的情况;

  1. 尽量早点开始喂养宝宝:尽早开始喂养宝宝,可以让宝宝体内的胎粪尽快排出来,对黄疸的治疗有好处。但要注意的是,在喂养宝宝时,应该遵照“少量多饮”的原则,让宝宝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和热量;

  2. 光照疗法:光照疗法可用来治疗黄疸宝宝,但在治疗之前和治疗时一定要做好相关护理,例如治疗前的环境护理(暖箱清洁问题等)、患儿的护理(给患儿洗澡),以及治疗中的喂养护理(一般会将直接吮吸的喂养方式改成调羹喂养)、皮肤护理(患者治疗时大便、汗液都会增多,而且还容易得皮疹,所以要及时清洁床单、尿布、患儿皮肤等,可以在患儿肛周扑少量粉来防治臀红);

  3. 按时按量遵医嘱使用药物:一般使用白蛋白和补液来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如此可以对酸中毒进行纠正,避免引发胆红素脑病。

除了疾病中的护理,疾病后的健康指导和护理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如果新生宝宝患上了黄疸,并引发了胆红素脑病,那么就要警惕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并针对后遗症应用一些相应的康复治疗、护理对策。如果宝宝患的是患母乳性黄疸,那么一定要暂时停止母乳喂养,一般停一到四天,也可以将喂养方式改成间隔性的母乳喂养,等到黄疸消退,再将喂养方式换回为全母乳喂养。如果宝宝时G-6-PG缺陷患儿,那一定不能让他们使用胡豆(蚕豆)以及相关制品。在保管宝宝的贴身衣服时,也要注意,不能往衣柜中放樟脑丸,如果要持续给宝宝用药,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选用,谨遵医嘱用药,以防引发溶血,让宝宝陷入危险。

上文中,笔者已经比较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新生儿黄疸的及其常见护理方式的相关内容,相信您通过阅读上文,已经对该种疾病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如果您准备生小宝宝,那么这些知识您一定要掌握,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您,最后,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