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功能成像对颈椎病的诊断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磁共振功能成像对颈椎病的诊断效果研究

刘建康 王文献

黔江民族医院 重庆 409000

【摘要】 目的 研究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2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同期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本次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人员应用磁共振新的功能成像序列,比较两组研究人员MEP潜伏期和波幅之间差异。结果 两组研究人员上肢拇短展肌与下肢AT肌力潜伏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波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准确脊髓损伤程度,对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功能成像;颈椎病;诊断

颈椎病是指发生在颈椎周围的肌肉、肌腱、神经等部位,所引起的疼痛、麻木、眼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出现颈椎病后,将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及时到院就诊,纠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尽早诊断脊髓损伤程度,对颈椎损伤的减少,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20例颈椎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进行研究,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2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男女比例12:8,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6.84±4.14)岁;同期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本次对照组,男女比例11:9,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6.14±4.28)岁。两组研究人员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两组研究人员分别进行常规检查和磁共振功能成像。首先进行常规检查,包括X线、CT扫描、椎动脉造影等,明确颈椎病的诊断。接下来使用磁共振功能成像设备进行MRI和DIT检查。MRI扫描前,先调节检查设备各项指标,在轴位T2W1和矢状位进行自旋回波扫描。接下来调节各项指标,在椎间盘进行扫描。DIT扫描前,先调节检查设备各指标,在矢状位T1W1进行扫描横断扫描。接下来调节各指标,在T2W1进行扫描。最后通过成像结果,分析脊髓损伤程度,从而诊断颈椎病。

1.3 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研究人员MEP潜伏期和波幅差值之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MEP指标)使用(5f28d4cd44fad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t检验,结果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组上肢拇短展肌潜伏期(1.94±3.14)ms,研究组(5.14±4.13)ms,t=2.758,P=0.009;对照组上肢拇短展肌波幅(0.15±0.12)mV,研究组(0.24±0.31)mV,t=1.211,P=0.233;对照组下肢AT肌力潜伏期(13.04±12.24)ms,研究组(5.84±9.14)ms,t=2.108,P=0.042;对照组波幅(0.21±0.07)mV,研究组(0.31±0.21)mV,t=2.023,P=0.050。两组研究人员上肢拇短展肌与下肢AT肌力潜伏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波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现,在巨大工作压力环境下,导致我国颈椎病和脊髓损伤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严重严重影响。早期颈椎病和脊髓损伤轻微,可减少对患者带来生理疼痛,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由此可见对疾病全面和早期的诊断尤为重要。临床针对颈椎病患者主要采用常规MR检查,该检查方法具有局限性,对病变的诊断效果不显著。

随着影响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发现磁共振功能成像不仅能准确发现常见病变,还能准确显示颈髓早期病变程度,可对损伤做出适当的预后评估,达到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对解除患者痛苦,提升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磁共振功能成像主要包括弥散张量(DIT)、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等MRI功能成像。该检查方法可以准确显示脊髓形态、传导束及代谢物质的状态等功能变化,对颈椎病和脊髓损伤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广泛应用于颈椎病诊断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研究人员上肢拇短展肌与下肢AT肌力潜伏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波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章晨蕾[2]研究结果完全一致。说明磁共振功能成像对颈椎病的诊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该技术对接受线圈要求较高,因此还应不断扫描方案、技术参数、序列及程序,以提升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准确脊髓损伤程度,对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恒山,李燕燕,李铭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2):86-88.

[2]章晨蕾,谭永明,何来昌,等.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频段低频振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38(4):57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