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1

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探索

刘娴琳

柳州市红光第二小学

【摘要】汉语拼音是帮助小学生帮助小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是由于它是比较抽象枯燥的符号,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掌握这一工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充分利用低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汉语拼音的教学创设故事情境、拼音竞技游戏,使教学趣味化,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拼音教学、趣味教学、故事情境、拼音竞技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汉语拼音是帮助小学生帮助小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是由于它是比较抽象枯燥的符号,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掌握这一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针对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让儿童轻松愉快的学习拼音呢?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授汉语拼音时,教师对学生要投其所好,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记住是对知识感兴趣,并不是对知识以外的东西感兴趣。教师在拼音教学中要勇于探索,变革教学方式。

  1. 将拼音声母、韵母设计拟人化角色形象, 刺激孩子完成拼音感知

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拼音音素的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串枯燥无味的抽象字符,单靠死记硬背早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味为有趣,利用声母、韵母自身的发音特点,赋予字母以意义设计拟人化角色形象,是帮助学生记住发音的好办法。例如:声母“q”,创设q弟弟人物形象,人物特点爱生气,生气就爱齐步走。声母“g”,创设g是一位爱唱歌的大哥哥,声母“s”,s是一位爱丝巾的漂亮姐姐等。韵母“ao”,ao姐姐穿棉袄。

  1. 利于创设拼音王国故事情境,帮助孩子主动参与拼音拼读

在设计声母、韵母的人物角色形象后,进一步创设拼音王国故事。声母城与韵母城结为友好城市,声母和韵母依次见面对方并成为了好朋友。例如: 声母城的p、d、m来到了韵母市,p遇见了u,两人握手,忽然听见“pu”的一声,好像有人在吹蜡烛。怎么回事呢?d很好奇,也有i拉拉手,“ di” 好像有人在按喇叭。通过故事的创设,孩子愿意一遍遍进行故事的阅读,在快乐教学中有效了完成了拼音训练,并且引导孩子关注拼音的拼读特点,

  1. 拼音扑克竞技游戏促拼音课外复习

孩子天性爱玩,教学因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习。利用拼音认读卡,参考扑克竞技游戏编制拼音扑克竞技游戏规则,让孩子能与同学、父母进行一对一拼音扑克对弈。例如玩法一:随机抽取对法拼音扑克,进行认读,抢占拼音扑克,扑克数量多者为胜。

拼音扑克竞技游戏可以根据孩子的拼音学习的不同阶段为孩子设计不同的游戏,初学拼音的孩子,游戏都是集中在区分声母,声母与韵母的拼读上,随意拿取非常方便,待区分清楚后,我们也可以进行拼读、造句编故事的游戏了。

通过拼音扑克竞技游戏规则,孩子在课外乐于自主玩乐,真正做到让孩子寓教于乐。孩子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得到了激发。

  1. 恰当运用教材,发挥教材优势

课文情境图的设计含义丰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画面,说出本课要学的字母或音节。还可以提示学生把带调的音节和口语词联系起来,说一个词或说一句话,巩固这些音节。还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如,用一个音节,看谁组词组得多,“乌鸦乌云”,也可以说一句话,把观察画面、学习音节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看谁的话里面包含这几个音节最多。如“阿姨晾衣服”,“小弟弟在屋前喂鱼”。

最后将课文情境图进行再创造,使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快速的回到情境图中,例如在学生进行声母z、c、s的学习时,z的情境图为小朋友在写字,c的情境图为小刺猬,s的情境图为蚕吐丝,为了使快速进入情境中我们可以这样做,准备一张白纸,一只记号笔,根带刺的树枝。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体会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1. 编儿歌

故事儿歌创设情境一年级的学生活浅好动,宜接受直观生动的事物。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或将拼音王国故事教一些帯童趣的儿歌,也可让学生自编顺溜,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熟记拼音知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教学字母“q”时,可利用儿歌“q 弟弟不爱生气,喜欢齐步走。"引导学生掌握发音方法。也可鼓励引导学生试着创编儿歌、顺口溜来记住字母的形,如“左下半圆ddd,伞柄穹弯t,一个门洞nn,两个门洞mmm”,学生能够参与教学的设计,在自编自悟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自然就学得轻松快乐。

学会汉语拼音是孩子小学第一学段的任务,不要苛求一步到位,立竿见影。让孩子先产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信,然后在不断的运用中巩固并达到熟练将拼音教学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叶英兴.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方法与技巧[EB/OL]https://www.xzbu.com/9/view-7205415.htm,

  2. 刘苏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