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谈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

王大伟

身份证号码: 62010219680701****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重要产物,未来势必会成为各地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展开必要的研究分析,并提出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质量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BIM 技术

当前,国内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建材价格上涨、人工成本进一步提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还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发展建筑行业势必会导致相关矛盾的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其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生态圈的重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我们也要针对过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的开发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积极改革创新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求更好的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1. 装配式建组合的管理难点分析

1.1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做好工程施工现场的布置工作并且针对工程施工计划提出要求

PC构件的使用是当前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之间存在的最大区别,而PC

构件本身所所具备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单个构件不论在重量以及尺寸上面都相对较大;其次,所有的PC构件都需要提前在工厂当中完成制作,并且需要做好养护工作,基于以上两点,作为工程管理者必须要做好PC构件从最开始的备料、堆放以及吊装工作进行综合考量。第一,备料:PC构件设计、下单至工厂的制作与养护,本身是涉及到项目全周期的环节。①设计阶段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精度,对于所有的构件都要进行编号,并且提前确定预埋件以及预留孔洞,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工程施工造成影响。②要做好备料与施工计划的协调工作,避免构件挤压的同时还要避免对于工程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第二,PC构件堆放。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建筑的数量以及规模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导致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建筑工程周边的可供构件堆放的空间不断减少,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布置本身对于提升工程施工效率质量至关重要。而PC构件本身的单件重量与尺寸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工程施工现场交通布置产生一定影响,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优化,考量,以此来避免二次转运以及吊装对于工程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第三,PC构件的吊装。在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要选择好吊装的设备并且布置好吊装位置,针对以上因素必须要进行综合考量,提前计算。除此之外,还必须要针对构件在运输以及吊装过程尽可能仔细,避免因构件损坏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

  1. 装配式建筑构件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拼接工作要求更高

装配式建筑的出现避免了很多传统建筑的弊端,但是,同样有新的问题,在

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具体来说,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放线以及安装的精度。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主要是将与之的PC构件进行拼接,在构件拼接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垂直运输,由此确保两个构件之间连接的精度至关重要。一旦安装的精度误差不能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巨大影响。第二,PC构件接点的连接。我们针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装配式建筑不论在稳定性还是抗震性上面都不如传统的建筑类型。其实,装配式建筑本身虽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但是目前装配式建筑本身的灌浆套筒工艺已经具备较高的成熟度,而且我国住建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如果严格依照相关要求来施工,其性能远超过传统类型的建筑。但是,在实际施工当中 ,针对灌浆材料的检验以及套筒等工作,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要进行重点检查。

1.2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始终将成本管理摆在重要的位置,其本身也是一个涉及建筑工程项目全周期管理的重要工作类型。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众多,而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国内装配式建筑的整体造价依然较高,由于装配式建筑会受到预制类型、预制的区域以及整体预制率等与普通的建筑形式相比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由于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在工程前期的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以及后期施工阶段在成本上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可见,传统建筑与装配式建筑之间的区别主要在预制件的设计、制作以及安装等环节。

2.将BIM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基本探讨

2.1进一步深化、提升设计的精度

通过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建立建筑三维信息模型,能够很好的帮助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针对错漏进行进一步优化,进而的解决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结构以及水电等相关专业之间的施工碰撞,尽早的发现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实际施工该过程当中出现返工。

2.2做好预制构件的管理工作

通过引入BIM技术能够对于所有的预制构件进行配码,而且在项目工程整体施工进度模拟的过程当中,针对设计以及施工进行必要的优化,针对工程施工的现场展开有合理的布局;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的控制并且综合的考量构件入场的时间、顺序以及构件放置的地点,以此来达到提升施工现场施工进度以及构件运输效率之目的。

结束语

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尽快的适应新理念、新技术的要求,并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兴事物。装配式建筑有着许多传统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其本身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借助BIM技术等全新的高精尖技术,并且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采用工业化管理的方式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更好的推动国内装配式建筑产业整体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郭兆军, 胡克旭, 郭朋. 装配式板柱结构住宅建筑合理高度和跨度分析仁[J]. 结构工程师,2013,24(5):18-20

[2] 姬丽苗, 张德海, 管梽瑜. 基于BIM 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初探[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1):54-56.

[3] 井长源, 李开明.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J]. 工程技术研究,2016,(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