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陈亮

青岛禹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200

摘要:基础施工技术在土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果基础施工过程没有做好,那么势必会影响后续工程的建设过程,影响整体的质量。从作用方面来说,土工工程的基础施工——地基是用来支撑荷载建筑物的,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有质量问题的地基工程,很大可能会导致整体工程的质量缺陷,以至于发生事故。基于此,本文将对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分析,为广大施工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现阶段,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中,对于相关的基础施工技术并没有做到精准高效,其相关技术要点把握不到位,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研究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对于促进土木工程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性意义。

1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

在浅基坑开挖技术中,首先应当充分调查施工场地的土质情况,尤其是基坑边坡比例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边坡开挖的深度、开挖方法等因素。其次,要考虑是否加入支撑工序,如果在施工工程中,土质性质均匀,土质的湿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且地下水位不会影响基坑的质量,敞漏时间短,那么就可以不需要放坡和采用支撑工序在深基坑的开挖技术中,通常是要设置临时支撑工序的,这样才能保证基坑土壁的稳定。目前比较成熟的支撑结构有悬臂结构和锚拉式支护。

2土木工程中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

基础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前提和基础部分,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做好基础施工技术的把握,就是为后续的施工打好稳固的质量基础,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没有稳固的基础施工作为前提,土木工程的整体工程建筑质量都会大打折扣。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以及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他们对于建筑的安全性、耐用性和寿命等要求也不断提升,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在土木工程中重点做好基础施工技术,是实现土木工程建筑提升市场竞争力,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可靠技术支撑。可以说,土木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把握意义重大。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

3.1浅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护技术

(1)在进行开挖前要对施工场地的土质以及地下水位进行深入的调查,并且土方的边坡确定也要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以及开挖方式来进行。(2)在开挖时若是遇到地下水位低于基坑的标高以及土质湿度正常均匀的情况,就可避免支撑以及放坡这两道工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开挖深度的确定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以及工程要求来进行,通常在土质较为湿润以及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其深度在五米内。(3)若是永久性的边坡开挖,其施工作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4)若基础山体基本稳定,但使临时的挖方边坡使用时间较长,则起坡度就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

3.2深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护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技术还包括深基坑开挖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充分保证土壁支撑的稳定性。常见的深基坑开挖技术需要临时性支护技术维持其稳定性,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利用工字钢桩加预制板、加横档板、双排灌注桩等进行透水性挡土支护;利用地下连续墙、钢板桩、化学灌浆柱、深层水泥搅拌土墙等进行止水挡土支护;利用土层锚杆、锚拉式支护、悬臂支护、型钢水平支护等进行深基坑支撑。

4土木工程基础施工的施工技术要点

4.1土壁稳定技术

土壁建筑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做好土壁的施工技术,重点在于控制好土体内部的结力和摩擦力,确保这两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一旦这两种内部力平衡失调,就很可能造成土壁的塌方现象,严重危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且土壁如果发现塌方现象,就需要重新施工,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造成工程工期的延后,给工程施工带来进度延迟的变化,不利于及时完成施工任务,造成工期延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做好土壁基础施工,需要放足边坡,做到边坡留设符合相关施工标准。此外,边坡坡度的大小还需要兼顾地区的土壤特点、图纸情况等作为施工的参考依据。对于地区土壤偏粘性的土质状况,其边坡应该适当陡一些。除此以外,为了加固土壁,还可以进行支撑设计,这样做既能降低土方量、减少施工面,还能使边坡无需受到场地的限制。

4.2排水技术要点

为避免建筑物发生位移、倾斜,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确保土体干燥,在基础施工中排水环节相对重要。基础施工中排水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即明排水法、人工降低水位法。明排水法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水泵将事先开挖的水沟中的水抽走;人工降低水位则是在基坑开挖前将滤水管埋设在地下,利用水泵将过滤管中的水抽走。值得注意的是,抽水过程应持续到工程竣工,从而确保土体干燥。

4.3填土及压实技术

设计合理的填方边坡,选择合适的土料及填筑方法,可以确保填土的强度和水稳性。土壤中如果有机物含量较大或石膏含量超过2%,则不能作为填土所用。施工时,填方工程宜分层铺土然后压实,若用同类的土壤来填筑效果最好。如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填筑时,应当把透水性较小的土壤放置于透水性较大的土壤之上。为了避免填方内有水囊形成,严禁将不同类型的土壤混合且不均匀的使用。

5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5.1施工前充分准备

清除施工场地的杂质,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当施工现场存在陡坡时,可通过设置工作台的方式,进行施工;当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位于较浅河水中时,可采用筑岛围堰法的方式进行施工。

5.2护筒的埋设技术要点

在护筒的埋设过程,筒顶应比原地高0.3米,如果地质情况较好,筒顶可高出场地1米到1.5米之前,如果地质情况不好,则可为1.5米至2.米。同时,地下水位的高低程度也会影响护筒的埋设方式,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可采用挖孔埋设法,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填筑埋设法。在护筒下沉过程中应保持护筒处于正直状态,避免被钻头弄破,从而导致漏浆事件的发生,进而导致混凝土的保护层不够厚,因此在埋设护筒的过程中,对护筒顶面中心和桩位中心的偏差值也是有要求的,一般要小于5厘米,倾斜度应小于百分之一。

5.3混凝土浇筑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必须对于浇筑模板进行有效清理。待浇筑的模板需要用符合标准的水进行淋湿,但又不能让模板表面出现积水,以免对于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浇筑模板表面不能出现裂缝和孔洞,如果一旦发现有这些情况,必须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最后,浇筑施工作业人员对混凝土的最佳浇筑时间和间隔进行把握,让混凝土浇筑发生在最佳的建筑时间内,确保建筑质量的稳定性,在浇筑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振捣,较少内部的空气存在,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笔者对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为促进土木基础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建筑企业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做好浇筑施工前期准备、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力度、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工程安全管理,促进土木工程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胡成海.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工业c,2016(5):00126-00127.

[2]张舵.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114-115.

[3]刘国清.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