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美术课堂的爱学到会学——以《我设计的童装》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基于小学美术课堂的爱学到会学——以《我设计的童装》教学为例

田芳

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能够全面认识美术的魅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孩子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要点。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以爱育生;自主学习

引言:在课堂教学之中,老师扮演的往往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教书育人是老师固有的形象。新课改的提出和落实,除了将教学目标从“双基”层面,提升到三维阶层,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美术教学课堂中,将师生的角色互换,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在角色的转变中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以生为本,在师生角色中互换位置,引领学生成长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不停输出知识和思想的古板教书先生,而是需要不断尝试变换角色,以各种角色、身份和角度将知识以各种形态输送给学生。除了不断灌输知识和思想这一传统教学任务之外,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和思想,领悟其中的真意,主动展开思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才是现代教师应该遵循的教学目的。

在《我设计的童装》课程中,通过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将自己理解中的服装色彩与特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在讲解服装的设计风格、色彩与搭配、特点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更多地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学习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

二、以生创境,在课堂中创设趣味情景,优化师生关系

除了师生互换的情景教学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服装知识的介绍,通过欣赏服饰图片,可以深化学生对于服装设计的初步概念。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童装,让学生增加参与感,提升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与讨论是提升课堂活跃度,促进学生思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设计师们”完成作品之后,请其他的同学进行品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联想和思考,领悟出拥有个人风格的服饰设计理念。以此可以更加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美术知识的运用来美化生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活学活用,树立学生的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让学生可以逐渐喜欢上美术学习,掌握美术学习的技巧。

互动教学是将教育活动看成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沟通,把学生看成是动态发展的,是与教学相互影响、联系的。在课堂中,采取互动的游戏方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联系,突出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

三、以爱育生,在给予希望中静待花开,提高学生素养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观,尤其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思想意识正处于待开发的时期,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也处于等待拓展的阶段。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极强的个人特点,这也是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素。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不固守于一种思维模式及教育方式,真正从深层次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才是教师应该关注的要点。

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变化,选择适当地教学方式,将教学模式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以强大的耐心及同理心来看待学生个体思想上的不同,接受学生的独特审美能力及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以传统的审美观念否定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应当以适当的引导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但不可全盘否定。每个学生因心理特点不同,展现出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皆有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及从旁协助,慢慢将学生错误的观念纠正,切不可操之过急。

教师要用爱心感染学生,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真心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真正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用爱护生,在教学行为上宽容以待,师魄感染学生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课堂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每一个发现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生有与众不同的作品的时候。在大众一味从众的思想模式下,学生强烈的求异心理,反而显得更加可贵。求异思维是创作作品的源泉,是极其珍贵又有些脆弱的思想行为。在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异思维的时候,教师应当以“宽容”的心态守护这份特殊的思想意识。因为与大众观念不同,求异思维往往需要面临很多困难。除了**同学和**家长的不理解,更多的可能也有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上的激烈碰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充当守护者的身份,用宽容的心,用爱去守护这份难得的不同。

做到“宽容”,必须要摒除传统的教学观念,抛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等级观念。教育是展现人类发展历史的成果的方式,同时也是对被教育者个人潜能的开发和拓展。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被压抑、被遏制,而是应该不断地开发他的潜能,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发展。树立学生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和接受,是当代教师应有的心态。

结束语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从“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关注“异类”,以宽容的心态,用爱包容一切,是教师应当首要履行的行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只针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只有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方法, 从爱学到会学,才能真正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真正让美术知识有了鲜明的个人特色,真正展现出美术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芷雯.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教育》.2020年18期:53.

[2]严鑫.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美术素养提升的策略.《中国新通信》.2020年6期: 208.

[3]吉沐成.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方式管窥.《小学时代(奥妙)》.2020年3期: 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