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河西走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探

马俊杰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 甘肃省酒泉市 735200

摘要:河西走廊平原区位于甘肃省西部祁连山地以北,北山山地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边界,是长约一千公里、宽几公里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大部海拔在1000至1500米之间,地势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由冲积、洪积平原组成。区内大黄山、黑山、宽台山把走廊分为三个主要区域,每一个区域对应一条较大的内陆河,即武威、永昌平原——石羊河流域;张掖、酒泉平原——黑河流域;玉门、敦煌平原——疏勒河流域。平坦的地域与三大内陆河结合,形成了成片的绿洲。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

祁连山脉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西宽东窄,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约300公里。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祁连山北侧和南侧分别以大起大落的明显断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北坡与河西走廊的相对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多米。在祁连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着丰厚的永久积雪和史前冰川覆盖,这些积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节融化,为这一地区大量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水利水电资源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河西走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力度空前,但西部生态脆弱,必须以水定发展,各项建设水利先行。而水利水电工程与其他工程建设有明显不同,工程地质环境多样,施工环节复杂,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河西走廊;水利水电;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引言:据水利部门统计,近五年来,我国各地新建、改建、扩建水利水电工程每年都保持了8%以上增速,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对质量要求非常高,施工阶段是决定整体工程质量水平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的施工管理,需要业主、监理以及施工企业的精诚合作,共同参与,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文件、施工方案相关要求落到实处,从而保障施工各个环节的基本质量。同时,还需要与各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技术手段等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质量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满足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基本需要。

1.甘肃河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内涵及特征

1.1管理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

甘肃河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是涵养和修复西部局地生态,实现河西走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通常是由国家主导建设,通过财政出资或者企业统筹的方式来完成,工程质量的标准需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同时,按照建设目标及功能的不同,水利水电工程又可以分成为防洪治涝、农田灌溉、水力发电以及生产生活供水等类型。在河西地区多建设以高效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饮供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为区域易地搬迁安置和生态环境修复创造条件的水利工程,将有力推进甘肃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形成中西部优势互补,对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压减地下水超采、治理区域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会发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2管理目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河西走廊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涉及到的范围相当广泛,在施工质量要求上,不单体现在安全风险防控上,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在整体适用性以及成本投入上也有着一定的标准要求,往往是以最经济的投入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也是河西走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具有地域特殊性和综合性的原因所在。

1.3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专业性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是第一前提,所以河西走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往往在各项建设中最先进行,这就需要牢牢抓好施工建设,满足国家战略各个层面的质量标准要求,从而确保既定目标及功能的实现。尤其是与国际管理水平接轨的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节更为复杂,需要体现出极强专业性及极高技术要求,为此,实际参与其中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熟悉相关的施工技艺,熟悉河西走廊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域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水电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当前河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活跃在河西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都具有合法资质,也大都有一定的施工经历,但不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认为靠自己的经验就可以胜任工作,在施工作业当中,有时候表现的较为随意,对于既定安全规章制度的遵守也不是特别自觉,这不仅导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而且还增加了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有的施工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到了施工进度推进上,或者工程项目获取上,对于施工阶段的安全把握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忽视这个核心环节将对整体的工程安全不利。

2.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从当前水电工程管理实际情况来看,河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上尤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施工环节非常多,现场施工有些较为混乱,施工计划性不够强,没有严格按照既定标准来执行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企业的作业效率,也给综合性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施工当中,由于施工人员非常多,许多人员的职责任务不够明确,这样就增加了施工环节的混乱情况。虽然施工现场也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这些管理机构一般是由施工企业自身人员组成,在施工质量管理上,存在着敷衍的情况,相关的质量安全监管等很难落到实处。

2.3施工现场监理工作不规范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现场监理把控工程质量第一道关口,科学的监理工作,能够确保相关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动态掌握,从而做到提前处置,这对于全过程施工质量水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负责监理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河西地区相对偏远工地的施工建设,不少监理公司中标后,在施工现场违规聘用非专业人员旁站,缺少专业知识和监理经验,对于质量把关、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意识不强,造成隐患。

3.新形势下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基本策略

3.1增强施工安全重要性认识

一方面,施工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作业工作,将生产安全放到衡量一切施工建设的核心位置上,这样才能倒逼各个施工组成部门重视,严格遵循工程设计文件、施工方案,规范操作,不得有随意性作业行为;另一方面,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际,制定完善的现场作业规章制度,将相关的制度内容持续性细化,对施工人员定岗定责、规范约束,推进施工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最终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3.2加快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明确了安全管理方向及目标后,就需要结合施工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实现对机械设备检修维护、施工材料保管发放等的统筹把握;对工程人员的管理内容仔细合理的进行分配,对管理的范围详细的进行划分,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监管,注重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形成现代化的质量管理平台,确保对工程质量安全数据信息及时收集、录入、研究、分析,以此来更好的指导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

3.3提升施工一线监理作业水平

一方面,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按国家规定严格选拔,确保现场监理具有一定的监理经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能够全面了解,详细掌握,这样在施工监理上的成效性也才能更加明显;另一方面,需要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包括施工安全管理、监理质量标准等,这样才能确保一线监理工作的质量水平,真正通过监理工作的开展,更好的提升施工的安全水平,增强施工的作业质量。

结束语:新时代新形势下,河西走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断增多,实际产生的积极影响越发明显。而其中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效,关系着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预期功能的实现。基于此,本文旨在在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对怎样更好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水平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对于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华璐阳,王运,华联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外企业家,2020(09):118-118.

[2]刘哲.探析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运用[J].价值工程,2020,39(05):80-8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