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刘强

包头市希和建筑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60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够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建筑工程行业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使得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整体性的需求,作为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通常会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以及断裂问题等得到更好解决。从而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使用寿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步增长,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在迎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新的施工技术,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功能强大,可避免和减轻建筑物受热胀冷缩因素而出现裂缝影响稳定性。在应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时候,须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1后浇带施工技术简单概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后浇带施工时必须着重考虑应力和重力因素。施工人员若是把应力当成主体,再加以辅助发挥应力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效用。站在学术角度上来看,建筑工程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每个结构都可以高效的连接,原则上不发生裂缝情况。但是理论和实际并不是相一致的,现场施工中施工材料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沉降,这时后浇带施工应运而生,用于加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后浇带施工前要进行有关准备工作,技术人员要按照施工现场的状况把控混凝土强度,同时还要初步预测混凝土结构维持时长,进而在比较合适的情况下,展开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按照施工人员前期规划进行,可供选用的后浇带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三种不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选用。一般建筑物本身面积偏大,混凝土易受温度影响而产生一定的收缩,此时可应用伸缩后浇带施工技术。若是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主体结构和裙房产生沉降差,施工人员可针对沉降差情况,考虑选用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大都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影响而造成的裂缝情况。

2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并获取良好的应用效果,则必须进一步了解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其价值可以表现为,通过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应用后浇带技术,能够使得整体施工工程更为高效,同时降低混凝土因为干裂收缩而出现的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有效防止建筑工程中裂缝出现收缩的现象,从而防止因为裂缝收缩而对混凝土整体的结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高,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将后浇带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支持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作业的高效进行,更进一步地丰富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施工过程的处理效果以及设计内容,使得裙房等建筑物有更高的处理效果。

3提高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3.1合理设置后浇带

进行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时候,要合理设置后浇带。首先,明确后浇带的位置间距。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要求来安设后浇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需在施工图纸设计中标注后浇带位置,但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确定后浇带的间距;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后浇带位置,一般将其安置于混凝土结构受力较小的位置,如梁的反弯点处。于这个部位设置后浇带,有利于避免混凝土结构因为剪力过大而出现裂缝,可平衡建筑混凝土结构性能,使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在选择好后浇带施工位置后,还需要选择其断面形状,后浇带断面形状应与混凝土断面形状相统一,通常情况下有四种情况:一是直缝,这种断面形状最为常见;二是企口缝,若选择的是企口缝,那么在施工的时候浇筑厚度至少要在60cm之上;三是V形缝;四是阶梯缝,阶梯缝的浇筑厚度最小为30cm,最大不可超过60cm;最后,要合理设置后浇带的宽度。在确定后浇带宽度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实况,需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详细分析建筑之间的结构联系,以保障后浇带施工的顺利开展。

3.2确保后浇带施工后有合适的浇筑时间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其中,弥补混凝土出现的裂缝,使得整个建筑工程具备较高的施工质量,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内做好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如设计无要求,易选择气温较低,沉降和温度变形稳定时进行浇筑,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后浇带的基本功能。在混凝土后浇带施工之前,必须清理好后浇带内部的混凝土块、钢丝网、模板碎块等众多杂物,同时还必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及时清除掉后浇带内积水,从而防止过多的水分留存在后浇带内部而影响浇筑后的工程质量。为了有效保护后浇带,在后浇带施工缝处设置有防护栏,防止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钢筋受到污染。浇筑混凝土前应对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一般而言,在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秉承着先低处、后高处的施工顺序原则,要保证先浇筑底板、再浇筑墙板处。还需要在底板的混凝土没有初次凝固之前,将墙板处后浇带浇筑上,保证底部不留下施工缝,以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

3.3有效安装预设模板

在实施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时,先要根据施工图纸中的要求来预设独立支撑体系的模板,进行准备工作时要预设网状钢丝模板。需要注意的是所预设的模板一定要符合施工要求,各项指标都要达到标准,要成为一个整体性结构,以免后浇带跨度过大损伤了建筑结构。预设模板制作完成,安装后便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浇筑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工序来执行,规范浇筑流程,避免侧板受力太大,以保障其稳定性。在实施振捣工序的时候,需要控制好振捣频率,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充分振捣的同时,也要避免振捣过度而损伤模板。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振捣的时候,振捣机械设备应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出现水泥浆流失状况。

3.4  选择适合的施工位置以及材料

在后浇带浇筑之前,要进一步保障后浇带具有较好的浇筑效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位置,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必须确保混凝土构件受到最小的外力。除此之外,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后浇带不设置于剪力墙的中部位置。一般而言,后浇带设置最佳位置应该在楼板以及大梁上,从而防止因为剪力过大或者弯矩过大而造成构件压力破坏,以进一步保证整个建筑物的最终质量。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保障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具备较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施工材料必须完全符合有关规范以及设计要求,同时尽量选择不具备收缩性的微膨胀混凝土。多数情况之下,要使后浇带强度高于连接构件的强度,就必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高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通过合理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及配置,在满足建筑物强度以及稳定性要求的前提条件之下,尽可能地减少其坍落度,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

3.5 加强后浇带部位墙补强钢筋及防水加强层等施工

由于后浇带处属于施工薄弱环节,要严格按照标准图集及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垫层加厚、挡土墙后浇带砖胎模、后浇带防水附加层施工、止水带及止水钢板安装以及止水补强钢筋施工。其中补强钢筋的规格、型号、间距、接头类型、锚固长度等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尽可能减少后浇带施工给防水和结构安全带来的隐患。

结束语

建筑工程关系到社会稳定,只有全面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才能满足受力要求,美化环境,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效率,精益求精,才能全面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有效提升建筑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建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147-148.

[2]何玉平.探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0,6(07):204-205.

[3]梁连军.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5):7-8.

[4]许小炜.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17.

[5]金虎.关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