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县级公路 软弱路基 的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论述县级公路 软弱路基 的处理方法

房涛

乐陵市永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600

摘要:县级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相关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实际环境进行踏勘,判断软土路基条件的具体构成类型,从中选择出对应的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来进行处理,有效提高县级公路工程的基础结构稳定性,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保障。

关键词:县级公路;软弱路基;处理技术

1县级公路处理软弱路基的基本原则

软弱路基主要是由杂填土、充填土、淤泥等土层而组成的一种特殊路基,它的特点是承载能力不够,容易产生变形等特点,变形特别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软弱路基不同于普通路基,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首先我们要注重其软土路基的动力性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因为当路基不稳定时,可能会出现碎裂甚至坍塌的情况;同时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当路基的渗透性能很强时,要向其中加入具有防止渗透能力的材料;路基还不够稳固牢靠,所以要注意软弱路基的抗压和抗剪能力,也可以向其中加入材料提高抗压能力和抗剪强度,可采用建筑垃圾,另外可以运用密实性优良的工业废料,还可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1]

2县级公路的几种软土路基的特点

2.1形状易发生变化且易流动

建设的县级公路长期会经受重大的来往车辆的压力,在这种外界的环境下,用于建设的道路软基就会出现大范围的挤压变形,用于建设道路的软基形状易发生变化且易流动,所以,如果没有对道路软基及时有效处理,那么道路路基就会发生安全隐患,发生坍塌事件,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2.2易被压缩且耐剪性低

相对于一般的县级公路工程路基,软土路基易被压缩,且耐剪性低,软基内部颗粒之间距离较大,不利于提高道路路基的重量承载能力。在建设县级公路过程中,对路基处理不当,软基易被压缩,不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发生大范围道路坍塌的概率会增加,就会对县级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不利于保证后期道路养护工作效果。

2.3水分多且孔间距长

软基内部的水分非常充足,就会使其产生较多的内部孔隙,水分充盈在缝隙中使孔隙范围逐渐增大。软土路基内部土的种类有两种,即是粉土和粘土,两种类型的土共同特征是内部含有很多负电荷,负电荷主要存在于软土的表层,易于对环境中的水蒸气产生吸引力,软基内部含水量就会越来越多,土颗粒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保障县级公路路基结构的完整性。

3县级公路软弱路基处理的技术方法

3.1固化法

顾名思义就是对软弱路基进行加固。具体操作为把水泥、石灰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制成固化剂,将其搅拌添加于软弱路基的软土层中,可以使软土较迅速的凝结,使路基更加具有韧性。[2]固化法最主要有两种方式:压力灌浆,深层搅拌。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对路基进行加固,还可以减弱路基的渗水性。不过要特别注意,加固的时候搅拌一定要均匀,才能有效地加固。此方法不适用于路基中含有较多、较大杂质的情况。

3.2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现浇混凝土的管桩技术是振动沉管桩和振动模板防渗墙两种施工技术相互使用的结果。施工工艺主要就是在管桩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已达到特定的设计要求,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管桩的顶部进行砂石层的摊铺,以避免土工格栅在砂石层的中间,从而保证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现浇混凝土管桩的加固技术是通过对桩的强度进行增强以及增大承载面积来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该施工技术的优点是工期时间较短,被大量使用在软土路基的加固施工中。然而,目前,民用复合材料的构造更为普遍,并且由于钢筋束的张力,垂直作用在桩帽上的力增大,从而增加了沉降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民用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3.3强夯加固技术的应用探究

强夯技术具有加固效率高,适应性强的优点,更适合大面积软土路基加固。但是,为了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有效地改善软土路基的压实,施工单位必须在勘察工作的初期就做好,并根据图纸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技术主要包括置换加固和动态压实加固。其中,置换加固说的是首先对相应的材料进行破坏,然后利用这些破坏的材料进行软土路基的加固。动态压实加固是指使用用冲击力完成排水的处理,采用冲击载荷来增强基础的承载力。

3.4竖井排水法

竖井排水法就是利用竖向的一种排水装置,把软弱路基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这样土质之中的孔隙就会减小,会产生固结与变形,进而起到了加固土质的作用,专业工作人员在土层中添加适当的排水装置缩短了排水距离,竖向放置排水管可以更好地加大稳固路基的速度,可以加快沉降路基的速度,同时可以提高软弱路基的抗剪强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增强软弱路基的稳定性。该方法一般被应用在具有较高含水量的路基中,例如淤泥。

3.5预压法

预压法施工对象是黏土路基,该方法对路基的稳固效果较佳,且耗费成本较低。该方法主要通过地表自主加载、建筑物的自身重量,将其置于路基上方挤压出路基内部的水分,提高路基自身的强度和密度。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且对填土速率控制的精准度标准较高,这样就会导致填料的需求量增多,随之发生地面沉降现象的概率变大。另外,由于路基内部竖向排列的排水管道长度范围受限,加之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问题,特别容易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危险事件,不利于道路的安全、长期使用。

3.6加筋法

在县级道路的施工建设中采用加筋法能够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由于土工格栅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及较好的延性,它和砂垫层共同作用时能将应力均匀地扩散到较大的面积上,从而提高原路基的承载能力,同时阻止路堤填料陷入基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加固方法。土工格栅的存在可防止滑动圆弧通过路堤和路基土,从而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可靠性。利用土工格栅的网孔与上下层土体的咬合作用,形成一个较高强度的抗剪切层,从而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应力均匀分布而减少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应用加筋法可以有效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坚固性,造价施工成本较低,加筋法的施工周期较短,一般为1个月。

3.7换填法

换填法的具体操作为:将表层耕土全部挖除换填,杂填土直接位于坡积土、残积土之上的采用表层压实法,位于软土之上的与软土一起处理。软土层层底埋深大于3.0m的应采用深层处理法,小于3.0m的采用挖除换填砂法比较经济合适;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实际的土地情况来决定[3]。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既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也能够对工程质量有所保证。采用挖除换填法对施工技术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在路基填方不高,淤泥层较薄的路段都可采用,适用范围较广,且施工造价成本较低。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的设施建设,对于县级工程的各类建设逐渐增多,其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软弱路基的存在无疑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安全隐患,使得工程的质量存在问题,减少了使用年限,同时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软弱路基现象,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技术手段,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并有效地解决,尽最大努力确保工程的质量,合理的利用资源,真正意义上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裴承润.软基加固技术在县级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6(12):148-149.

[2]丛小祥.县级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