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食管性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典型食管性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蔡林洪 张国强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摘要】 目的:研究典型食管性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治的40例典型食管性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施行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和食管钡餐检查。结果:颈椎前缘骨赘高度5.0至6.9 mm为11例次;14例次7.0至9. 9 mm;8例次10.0至12.9 mm ;4例次13.0至14.9 mm; 3例次15.0 mm以上。对食管后壁压迫表现出单发以及多发性的弧形压痕,7例次在颈4-5椎平面;32例次在颈5-6椎平面;颈。颈6-7椎平面为27例次,有10例次颈4-5至颈6-7椎平面钡剂滞留。结论:通过对典型食管性颈椎病患者予以影像学检查,可以得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骨赘的大小和弧形压痕深度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普通X线检查食管型颈椎病,其有一定的特征性,进行正侧位X线检查和食管钡餐检测,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典型食管性颈椎的鉴别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食管性;颈椎病;影像学;X线平片;食管钡餐;诊断

食管型颈椎病是较为少见的一种关节病,该病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增生对下咽部以及食管后壁造成压迫导致,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和吞咽困难等[1]。在临床检查上通常采取纤维内镜以及食管钡餐检查,其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次对典型食管性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效果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治的40例典型食管性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施行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和食管钡餐检查。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为44岁至77岁,平均年龄为(63.38±5.98岁),病程为5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为(4.32±2.14)年。其中有13例患者症状较为明显,进食有阻塞感,颈部前屈可缓解其症状。进食时胸骨有疼痛感为11例,食物滞留7例,12例咽部异物感,6例颈肩部僵板感,12例颈部活动受阻。

    1. 方法

40例患者予以颈椎正侧位摄片检查以及食管钡餐检查。使用X摄片机摄取标准体位的颈椎正侧位片。食管钡餐检查则采用X光胃肠机对患者予以立体位多轴以及仰头立体位多轴和仰卧头低体位等多体位、多角度进行透视,按照时间情况,进行瞬时点片记录,并进行保存。

2 结果

2.1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

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体前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并且骨赘为尖刺状,部分患者伴有前纵韧带钙化骨桥,发生在颈3有56例次;颈4为421例次;颈5为573例次;颈6为687例次。颈椎前缘骨赘高度详见表1。

1颈椎前缘骨赘高度

颈椎前缘骨赘高度

例次

5.0至6. 9 mm

11

7.0至9. 9 mm

14

10.0至12.9 mm

8

13.0至14.9 mm

4

15.0 mm以上

3

2.2 食管钡餐检查

40例患者进行食管钡餐检查,可见食管黏膜清晰、规则,其管壁柔软,有13例患者颈段食管正位上表现为充盈缺损,一部分患者可见钡剂呈偏流状,侧位上表现出椎间隙平面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赘,对食管后壁压迫表现出单发以及多发性的弧形压痕,其受压深度约为0.4至1.2 cm,单发以及多发性弧形压迹,其中有7例次在颈4-5椎平面;32例次在颈5-6椎平面;颈。颈6-7椎平面为27例次,有10例次颈4-5至颈6-7椎平面钡剂滞留。

  1. 讨论

食管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病是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刺压迫导致交感神经干的功能障碍,因此出现咽部异物感等表现。其发生机制如一下几点:①下咽部食管颈段与颈椎距离较近,后侧只有较薄的结缔组织和颈椎,颈椎前缘骨质增生形成的骨赘对下咽部或食管后璧直接压迫,促使管腔狭窄,因此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②形成的骨赘过长,对食管周围的软组织造成了刺激,从而引起食管周围炎症。③形成的骨赘在颈6-7前缘时,此部位如同食管开口,环形软骨位于该平面位置,少量的增生骨赘能对食管的正常功能产生妨碍。④颈椎发生急性伸位时,能够造成前纵韧带发生急性撕裂的情况,同时髓核突出在椎体前部位,并且形成混合性血肿髓核,通过钙化形成骨赘,对食管造成压迫,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干功能异常[3]

因在进行食管钡透时,一般多采取左右斜位,从而导致该病被忽视。按照颈椎病定义食管后缘受刺激以及直接受压造成的吞咽困难、咽部不适和胸骨灼热感等症状的发生,可视为食管型颈椎病。

食管型颈椎病所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在透视下吞咽钡剂时,因咀嚼肌的作用将钡剂推进的情况下,单位时间扫描范围增加,确保图像质量时,剪断扫描时间。多层螺旋CT能够实现容积扫描,对其算法进行更新,能够有效的提升X线的利用率以及扫描速度等。将层厚予以减薄,可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并且能够对图像处理能力予以提升。斜冠状面图像进行重建,可从另一个角度对椎小节进行观察,同时在斜冠状面图像的重建上,同一椎体的上下小关节突位同在一个平面成像,能够予以更加直观的观察[4]

综上所述,通过对典型食管性颈椎病患者予以影像学检查,可以得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骨赘的大小和弧形压痕深度有之间的关系,对于普通X线检查食管型颈椎病其有一定的特征性,进行正侧位X线检查和食管钡餐检测,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典型食管性颈椎的鉴别有着重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卢红信, 肖玉周, 周新社, 等. 食管型颈椎病致吞咽困难一例[J].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1):85-86.

[2]谭浩林. 食管型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的进展[J]. 中国骨伤, 2017, 30(12):1165-1170.

[3] 刘慧茹, 金杰 ,卢晓玲 , 等. 误诊为喉咽部肿物的食管型颈椎病1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 24(8):439-440

[4]谭明生,麻昊宁,移平,等. 手术治疗食道型颈椎病8例[J]. 中国骨伤,2015,(1):78-81.

[5]谭浩林,罗程,张润,等. 食管型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的进展[J]. 中国骨伤,2017,30(12):

1165-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