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八大保健穴位的灸疗功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细说八大保健穴位的灸疗功效

吴友宏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 成都市 6 105 00

在现代的生活当中,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就是,有病救治,没病就养生,说实话,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毕竟养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并且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让我们远离疾病的折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规律以及饮食习惯受到了破坏,食用夜宵的群体越来越多,不能够保证一日三餐的人群越来越多,长期熬夜的人群越来越多,甚至随着压力的增加,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情绪,导致生活中经常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体健康水平逐渐的下滑,不断的疾病找上门来,因此,注重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养生,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各种的方式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延年益寿的效果,其中,养则为保养或者是调养,而生则是指生存或者是生命,所以养生就是一种自主进行的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而养生学十分的讲究,其涉及的学科较多,属于临床上的综合科学,包括:营养学、中医学、心理学、物理学、运动学、烹饪学、康复学、艺术等等,而今天我们就说说中医学当中的养生之道。

在中医学上有八大穴具有养生的功效,分别为:身柱穴、大椎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足三里穴以及三阴交穴。以下针对于这八大穴位进行分别的介绍。

(1)身柱穴:该穴位属督穴,位于项后的第三和四胸椎之间。该穴位具有解疗毒、理肺气、宁神志以及补虚损的功效。针灸该穴位可以调和气血、温补元阳,同时对青少年还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就现代的临床研究显示:身柱穴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对于头痛、失眠等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体的疲劳程度,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而对于少儿来讲,该穴位可以改善胃肠的蠕动,预防胃肠疾病,并且可以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腹泻等情况,而对于儿童的哮喘、气管炎、肺炎以及精神萎靡等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大椎穴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穴位。

(2)中脘穴:该穴位属任脉,位于肚脐上四寸,腹部正中线上。该穴位具有化湿和中、调味补气以及降逆止呕的作用。就现代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胃胀、胃脘痛以及大便郁结的患者来讲,中脘穴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并且在使用小白鼠实验中,发现该穴位可以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促进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对于呕吐、吞酸、食欲不振以及胃脘胀痛等情况有明显的效果。

(3)关元穴:该穴位属任脉,位于肚脐下三寸,腹部的正中线处,在我们的生活中又称为“丹田”,该穴位具有补气回阳、培肾固本、通调冲任以及理气活血的功效,就现代临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穴位属于人之根本的地方,是五气之根元,属于太子之府也,同时也是精神之所藏,因此,该穴位属于化生精气之处、真阳所居。对该穴位进行艾灸,可以以热冲寒,改善身体所需,并且促进血液的运输情况,提高人体的氧气含量,增强身体的代偿能力,起到延缓休克以及预防缺氧加重的效果。此外,关元穴还可以改善尿频、痛经、早泄、阳痿、恶露不尽、隆闭、月经不调、遗精以及虚劳应赢瘦等症状。

(4)气海穴:该穴位属任脉,位于肚脐下方1.5寸,腹部的正中线处。该穴位对人体具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同时还能延年益寿。据现代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穴位能够解除疲劳、益肾固精、培补元气等,且有研究指出,该穴位还可以预防阑尾炎。此外,气海穴针对于阳痿、闭经、遗精、肠炎、失眠、疝气、子宫脱垂等情况也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583bfad485654b5aa2e28f0d878b5517.jpg

(5)神阙穴:该穴位属任脉经,位于肚脐处,也可以说肚脐就是该穴位的所在点,在临床上又称“脐中”。对该穴位进行艾灸处理,可以健脾胃、补元气、具备固脱复苏的功效。同时,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对该穴位进行艾灸处理,可以增强炎症区的坏死程度,并且可以减轻细胞的浸润性,从而消除炎症,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此外,神阙穴对于便血、腹泻、大便不通、脱肛、皮肤瘙痒、产后尿潴留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6)大椎穴:该穴位属督脉,位于第一、七胸椎和颈椎之间。该穴位具有“阳脉之海”以及“诸阳之会”的称呼,并且具备散寒、通阳、疏风、解表、宁神、消除疲劳、健脑以及强壮全身的作用,对该穴位进行艾灸,可以促进淋巴数量的增长,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并且对于头胀、疲劳、颈椎病等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此外,大椎穴还可以预防感冒、发烧以及肺炎等疾病。

(7)足三里: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该穴位是胃经当中的主要穴位,具备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调和气血、调理脾胃以及导气下行等功效,对穴位进行艾灸处理,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的粘稠度,从而降低脑血管不良情况的发生几率,此外,对该穴位进行艾灸还可以降低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生,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改善胃肠功能低下的情况,对消化不良、便秘、胃下垂、小便不通、遗精、口腔溃疡以及胃炎等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同时,艾灸足三里还能够解除患者的疲劳,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最终取得养生保健的功效,延缓衰老。

(8)三阴交:三阴交属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对肾脏、脾肝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其可以疏肝益肾、健脾德国功效,还可以主生殖,调经血。据现代临床研究显示,三阴交对于疝气、溏泄、心腹胀满、四肢不举、漏血不止等情况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同时还可以预防夜尿增多,改善神经衰弱以及心悸等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向大家介绍的相关中医八大保健穴位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并做好日常的中医养生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