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糖尿病足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

张涛

大邑志昌骨科医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1330

  1. 糖尿病足是什么?

公元前1552年,埃及人首次提出机体某种疾病和多尿存在相关性,而今年的我们知道它是糖尿病早期表现。19世纪50年代,外国学者将糖尿病、脚坏疽予以整合,发现部分群体脚坏死是由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作为全身性病症,多面临不同程度全身血管病变,如颈动脉和冠状动脉,且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诸多情况为难控性糖尿病,个别情况下存在下肢急慢性缺血、糖尿病溃疡、骨髓炎、脚部变形等状况,这和神经缺血存在相关性,较为严重时会表现为长期、难愈性溃疡或坏疽,既会引起脚趾头“发黑”,还会出现整脚“发黑”的状况。

  1. 糖尿病多长时间会出现糖尿病足呢?

报道显示,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足,产生此并发症的原因为:①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损伤神经系统导致的;②缺血,缺血性改变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关键;③感染。另外,为什么说脚部畸形是糖尿病运动神经病变呢?机体运动神经出现损伤时,肌肉会存在不同程度萎缩现象,类似“天鹅颈”,不仅会增加脚底压力,还会在站立、行走过程对足部造成影响,特别是在长期站立/行走的群体中,脚部缺血现象更为严重,诱发溃疡。而感觉神经损伤也是糖尿病足主要表现,若存在感觉神经病变,则会丧失疼痛敏感性,即使踩在钉子/锐利玻璃上也未有任何感觉,继而使异物在脚内停留,直至发热、寒战或感染。

  1. 糖尿病足危害有哪些?怎么做好糖尿病足自检?

糖尿病足作为危害机体身心健康的病症,伴随足部血管、神经系统的持续性病变,会逐步丧失皮肤组织敏感性,继而降低外界感知力,不仅会难以感受到外伤,还会增加愈合难度,引起感染。而在此过程中,未及时感染控制工作,轻者可见伤口处溃疡,降低生活质量,重者则会诱发骨髓炎、截肢等风险。即糖尿病足是漫长性、艰巨性的治疗过程,既会降低机体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还会增加家庭负担。

而在糖尿病足自检过程中,多是以“10克尼龙丝”为主。即取单根尼龙丝,其承受力约为10g/cm2;用尼龙丝扎脚,若尼龙丝弯曲,但仍未感觉脚步扎入感,则表明感觉迟钝;若尼龙丝为垂直状态,自感扎脚表明感觉神经正常。针对已患有糖尿病的群体,则可在晚间洗脚结束时,通过尼龙丝自检,以此评估感觉功能。同时,还可借助温度感觉的方式,评估是否为糖尿病足。但在糖尿病足患者不建议使用“脚试热水”操作,可取2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有热水,另一个装有凉水,依次将瓶子放置在腿上和脚上,若能够区分凉热水表明温觉正常,若难以区分则表明温觉障碍,应立即救治。

同时,医院或社区还应定期召开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患者在每日洗脚过程中,详细检查脚部是否存在损伤,而一旦表现为寒战或发烧则证明伤口感染。

  1. 糖尿病患者是否施行需要执行正规检查?

专家建议,若糖尿病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应施行踝肱指数检查,即为上肢、脚踝部压力,通过压力指标的判定,鉴别下肢是否存在缺血状况。常规情况,上肢血压低于下肢血压,若脚踝血压和上肢血压比值>1则表明正常,若比值<1或0.9%则表明下肢血管出现异常。目前还借助X线、核磁等方式,对下肢血管状态予以筛查,但针对骨髓炎核磁检查效果更为显著,特殊情况下应采集感染部位执行细菌培养、病理学检查。

  1. 糖尿病足多有哪些治疗办法呢?

目前,糖尿病足治疗方式为6种,即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感染、局部清创及支持疗法。具体为:在糖尿病足治疗中,降血糖是核心的措施,最大限度上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常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7%即可。若为年轻群体,且在糖尿病早期发病,未见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6.5%;若表现为重症心脏病,且伴有肾脏损伤,年龄较大者,或日常生活存在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8%。同时还应做好血糖指标的测定,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应在4.4-6.0mmol/L范围内,而饭后血糖/非空腹血糖医学领域将其称为随机血糖,应在6.0-8.0mmol/L范围内,必要时还应对施行降血压、降血脂、抗凝和改善循环等内科救治。

若患者表现为下肢缺血,则可施行运动锻炼,特别是在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中,更应明确运动锻炼。常规情况下,运动锻炼并非是疼就不运动了,即使在行走中出现痛感也应坚持,直至坚持不住方可休息,通过反复性坚持锻炼,延长行走距离,促进血液供应。此外,还应要求服用扩张血管类药物,以此改善微循环,例如前列地尔、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必要时还应施行降血液黏稠度操作,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抗血小板救治。若患者表现为重症血管堵塞,应指导其施行腔内介入治疗,常见球囊扩张、血管支架、搭桥,目前还涉及干细胞移植操作。而在清创过程中,由于糖尿病足多面临不同程度感染,若仅使用消炎药难以起到预期效果,清创操作能够立即清除烂、坏、脓等坏死组织,再借助负压密闭包扎、置管引流等操作,促进肉芽生长。

  1. 国内外针对糖尿病足治疗存在哪些区别呢?

临床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人数高达4亿4千万左右,而美国糖尿病患者占比10%左右,即3000万,但美国人口仅为3亿左右,该发病率是不容忽视的。从整体上来看,美国基层医院医疗设施较为完善,社区医生资历、经验更是满足正常标准,且还存在“Pedal trade”行业,对糖尿病足施行有效的管理。而在我国,以我院为例,通过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培训教育,再借助血管外科、内分泌科、足踝外科、康复科予以协同讨论,为高危糖尿病足患者施行多科室联合救治,而这也是国内医疗机构走向。

  1. 糖尿病足应该怎么护理呢?预防呢?

糖尿病足作为慢性病,应做好足部保健工作,还需对足部予以日常检查,明确皮肤护理、指甲护理、穿合适鞋子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减轻脚部压力,如美国沃尔玛有测量脚部受力程度的机器,站在上面能够自主绘制脚部受力图,依据此图选择垫子,起到脚部防护效果。

同时,若已患有糖尿病足,应全方位提高自身警觉意识,不要认为不痛不痒、无感觉是不需要处理的,一旦出现异常应积极救治,否则会进展为气性坏疽、败血症。必要时还应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使之能够认识到双足干净对疾病观察的意义,特别为在华美国患者,因习惯在家光脚或光脚出去,一旦表现为他糖尿病则应禁止其该项行为,否则难以感觉脚部是否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