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 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128层螺旋 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对比

蒋康平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 重庆 丰都 4082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128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检查诊断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泌尿系结石94例作为检查对象,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应用低剂量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对比两组确诊率和CT成像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CT检查成像质量评分相似,P>0.05;观察组的CTDivol和DLP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率为93.61%,对照组确诊率为91.48%,两组确诊率相比无意义。结论: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64排128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的检查中确诊率相似,低剂量检查辐射小,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低剂量;常规剂量;128层螺旋CT;泌尿系结石;效果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如尿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疾病,临床发病率约为8%。泌尿系结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早期发现并治疗,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影响。CT扫描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具有无创、准确率高、敏感性高等特点,现阶段广泛应用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常规扫描的放射剂量较大,患者反复检查时增加了罹患肿瘤疾病的风险[1]。本文对比分析了低剂量和常规剂量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泌尿系结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4月诊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4例。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其中输尿管结石32例,肾脏结石17例,前列腺结石18例,膀胱结石27例。患者病历资料完整,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不全;对检查对比剂过敏;不同意参与研究等。依照检查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0例,平均(58.3±0.1)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平均(59.7±0.4)岁,患者的性别、年龄经对比,P>0.05。

1.2检查方法

仪器设备:飞利浦In-genuityCT(64排128层)螺旋CT机。

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的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扫描参数设置如下:kV=120KV,MAS=210MAS,层距=5mm,层厚=5mm,螺距=128×0.6mm。在检查前叮嘱患者适量饮水,把持膀胱充盈。患者去平卧位,扫描范围为患者的下腹部,从双肾上缘至耻骨下缘3cm处[2]。扫描期间监测层面,在曝光前叮嘱患者呼吸、吸气,延长屏气时间,确保一次性扫描顺利。

观察组:应用低剂量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3],参数设定如下: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s,层距=5mm,层厚=5mm,螺距=128×0.6mm。扫描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扫描后对两组检查成像进行多平面、曲面重建计数和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层厚是1mm。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CTDivol)容积CT剂量和(DLP)剂量长度乘积;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检查分析选择SPSS17.0来分析与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X2检验差异,计量资表示为(5f16b1a16ad3a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t检验差异,当数据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CT成像质量等指标

两组检查成像质量评分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容积CT剂量和剂量长度乘积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意义,见表1。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数据对比(n,5f16b1a16ad3a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组别

例数

成像质量(分)

CTDivol(mGy)

DLP(mGy)

观察组

47

4.38±1.37

6.54±1.65

216.57±1.43

对照组

47

4.35±1.21

14.36±1.28

524.8±1.64

t

-

1.06

31.95

22.59

P

-

P>0.05

P<0.05

P<0.05

2.2确诊率

观察组检查后确诊44例,确诊率为93.61%,对照组检查后,确诊43例,确诊率为91.48%,两组确诊率数据对比,X2=2.94,P>0.05。

3 讨论

CT检查在疾病诊断中应用就较多,但患者在扫描期间期间承受较大辐射,易引发肿瘤疾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研究发现,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可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安全性[4]。泌尿系结石的CT检查覆盖患者的整个生殖系统,结石可导致患者输尿管积水,导致输尿管与周围组织密度产生变化。因此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从理论上安全可行。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查后的确诊率相似,数据对比无意义,成像质量评分相似,表示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泌尿系结石均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观察组检查中应用的容积CT剂量少,剂量长度乘积少,表示患者在检查期间承受的辐射少,安全性更高。鉴于CT检查的无创性、可重复性优势[5],可采取低剂量扫描检查,既保证患者疾病的确诊率,又保证检查的安全性。

综上,低剂量与常规剂量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确诊率相似,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成像质量,但低剂量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时的辐射剂量小,安全性更高,临床检查需首选低剂量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孟凡华,蒋培.64层螺旋CT检测泌尿系结石低电压扫描的优化选择及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04):360-361.

[2]段宏伟,张振勇.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03):444-445.

[3]王秋霞,万常华,陈亮,胡道予.64层螺旋CT检测泌尿系结石低kV扫描的优化选择及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57-1160.

[4]汪红星.双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98-99.

[5]刘胜超.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