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姜圆圆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 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能力改善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5月诊治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进行护理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相似,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高(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死;护理质量;生活能力;改善分析

脑梗死属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脑梗死的致病因素为脑部供血不足,造成颅内缺氧缺血状态,使得局部脑组织坏死。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如血管畸形、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若治疗延误可危及生命安全。临床护理研究发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综合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设置为:2017年3月~2019年5月;病例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进行护理研究。纳入标准:患者经过CT和MRI检查确诊,不存在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等情况,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恶性肿瘤、遗留神经障碍、不配合研究等情况。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68.2±0.8)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21例,平均(69.5±0.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相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降压、抗凝、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施流程如下:①心理疏导。患者发病后易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行动不便可出现焦躁情绪。护士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动态,了解患者的护理需要,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使患者主动调整心情[2]。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温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树立积极的康复心态。②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恢复状态,为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计划、优势注意方法等,确保康复训练顺利进行。卧床期间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如伸手屈肘、伸腿屈膝等。当患者能站立时进行缓慢行走,同时进行身体平衡训练,逐渐进行散步和打太极等[3]。运动量需循序渐进,注意安全。③神经功能康复。在患者活动范围内摆放生活物品让患者指认,播放患者喜爱的影视剧、音乐等,鼓励患者看书,刺激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

1.3护理评价指标

选择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护理前后各评估一次;结合护理沟通、护理技能和心理疏导等方面评价护理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选择软件包SPSS17.0进行分析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5f16ab95688ee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t检验,只有当P<0.05时可认定数据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2.1生活自理能力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分,5f16ab95688ee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2

78.36±1.21

93.12±1.76

对照组

42

79.06±1.34

83.63±1.41

t值

-

2.07

15.36

P值

-

P>0.05

P<0.05

2.2护理质量

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数据评分(分,5f16ab95688ee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s

组别

例数

护理沟通

护理技能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研究组

42

23.54±1.21

24.26±1.54

23.14±1.65

22.54±1.29

对照组

42

18.49±1.43

19.32±1.32

18.46±1.26

17.52±1.57

t

-

32.15

33.86

29.06

25.12

P

-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脑血管疾病,颅内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出现脑组织软化或坏死。大部分患者发病后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是在常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的系统性康复措施,促进残余功能的逆转性康复,改善预后[4]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高,护理质量高,表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取得了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等,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护士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积极的康复心态[5]。护士要提升自身护理技能,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疾病康复奠定基础。

综上,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护理效果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向静.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197+203.

[2]李金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6):1820-1826.

[3]徐艳.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ADL评分的影响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2):161-162.

[4]袁培培.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2):27-28.

[5]蔡佩丽,陈凡,梁美秀,陈如心,刘嘉玲.实施干预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