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腔镜器械清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腔镜器械清洗效果

张杰芹

梧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腔镜器械清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需要清洗的368件腔镜器械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184)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对照组(n=184)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效果监测,对比两组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结果:研究组腔镜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监测腔镜清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清洗质量,促进清洗效率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腔镜器械;清洗效果

腔镜手术有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腔镜器械是腔镜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结构精细、复杂,并且腔管细小、清洗难度较高。如果不能彻底清洗,可能影响到手术效果。并且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延长患者治疗周期,不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1]。因此消毒供应室应当加强对腔镜器械的清洗工作,通过有效的手段提升清洗效率,保障腔镜器械可以更好的被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中。本次研究以168件需清洗的腔镜器械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了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监测腔镜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需要清洗的368件腔镜器械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184)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对照组(n=184)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效果监测,所有腔镜器械均于2018年11月—2019年5月选取,并由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清洗并监测效果,研究组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具体内容包括:(1)成立质控小组。科室成立清洗质量敏感性指标三级质控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2)建立清洗质量敏感性指标。根据医院消毒供应室对清洗质量的要求,经小组所有成员讨论建立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敏感性指标,并根据指标要求对清洗器械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监测内容包括清洗日期、清洗数量、清洗不合格数量、名称以及不合格原因。(3)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每个月月底质控小组对腔镜清洗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改善过环节和目标,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持续改进。首先要加强与手术室的交流沟通,在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腔镜器械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回收至消毒供应室进行进一步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消毒供应室成立专门的腔镜清洗小组,按照相关规定拆解器械,一定要注意拆洗过程中细小零件丢失,拆解完成后,根据腔镜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内镜类器械,需要先使用流动水清洗器械表面的污渍,然后在酶液中浸泡五分钟后,用纱布将表明擦拭干净。再用纯水进行漂洗,采用专用镜头纸擦干镜面,最后用75%酒精进行消毒。一定要避免适应超声波清洗机清洗,这样可能会导致镜头损坏。如果是管腔类的器械,在拆至最小化后在流动水下冲洗,然后在腔管内注入多酶清洗液并放入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十分钟后取出再进行手工刷洗,使用流动水、高压枪反复冲洗后采用75%酒精进行消毒。清洗完成后由专人对清洗质量进行检查,保障清洗质量符合相关标准[2]。(4)加强培训监督。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腔镜器械清洗知识和操作培训,保障所有成员都可以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并且能依据质量指标展开操作。护士长和质控组长进行不定期抽查,将抽查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关联,提升责任意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根据器械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包括带光源放大镜检测、白纱布擦拭法以及酒精检测法。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腔镜器械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腔镜器械清洗质量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带光源放大镜检测

白纱布擦拭法

酒精检测法

研究组

184

94.53±2.24

95.17±2.35

94.81±2.46

对照组

184

88.96±3.51

89.14±3.62

89.33±3.73

t

/

18.1455

18.9520

16.6061

p

/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护理质量的改进是以具体的指标为基础的,只有对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寻找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通过建立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敏感性指标,使得清洗质量改进有据可循,从而有效提升清洗质量。质量敏感性指标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通过对腔镜清洗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关补救措施,有效提升清洗质量。成立质控小组的成立,可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升清洗效率。采用PDCA循环的方式对问题不断总结改进,可以有效促进清洗质量的提升,进而达到目标值。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后,研究组腔镜器械清洗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可以提升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综上所述,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监测腔镜清洗中应用效果理想,能有效提升强劲器械的清洗质量,从而保障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还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丽,吴红梅,王翠兰,曹美凤. 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腔镜器械清洗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04):46-48.

[2]李波,李凌芸,倪文妍. 专科敏感质量指标在提高腔镜器械配包正确率中的应用[J]. 循证护理,2018,4(06):562-564.

[3]马宝玲. 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