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分析探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朱爱祥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骨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9-2019.9,1年内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为对照组(55例,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和观察组(55例,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术后修复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术后修复疗效显示,观察组的术后修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术后修复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术后修复疗效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pairing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f hand trauma with perforated branch flap Zhuaixia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uqian Hospital,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pair of hand trauma and soft tissue defect with pedicled flap.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hand trauma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8.9 -2019.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55 cases) by drawing lot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Repair and treatment of pedicled skin flap in chest and abdomen) and observation group(55 cases, repair and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skin flap).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epair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completed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epai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epairing the hand trauma and soft tissue defect is remarkable, which improve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epair and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Percutaneous flap repair and treatment; Hand trauma soft tissue defect; Repair and treatment of thoracic and abdominal pedicle flap;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epair

双手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且在多数情况下得不到相应的保护但又需要接触外界的各种工具以及物品,很容易造成外伤。而软组织随上会出现无菌性炎症、微循环障碍致使局部肿胀疼痛,软组织缺损会对手部的基本功能以及外形造成影响。在急性期会使患者的手部水肿、渗血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到了晚期会使患者手部出现肌腱、肌肉的粘连、缺血性挛缩引起关节周围炎症,甚至导致手部关节僵直[1-2]。因此,对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是尤为重要的,我院选取了11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并针对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研究分析,以下是具体研究分析报告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至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1年内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全部患者病情均趋于稳定。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11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在38.71±2.16岁)和观察组(55例,男33例,女22例,平均年龄在39.32±2.63岁)。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作统计学分析表明其两组患者一般统计学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该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治疗方法

在保证所有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清创,根据患者伤口的具体情况将患者胸腹部皮瓣组织由深筋膜浅层处进行分离并对皮下组织进行修剪,保留尽可能多的蒂部皮下组织。术后用胶布固牢患处避免皮瓣褶皱、蒂部出现扭转。

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将橡皮筋套于指根处止血,并将止血带套于上臂处止血,确定穿支穿出深筋膜部位,以相似组织替代设计修复皮瓣。在距离血管1cm处暴露穿支血管和脂肪小叶,切开穿支血管延伸至深筋膜空腔,切取肌肉,提起血管,进行穿支皮瓣操作。确定皮瓣中心、筋膜层处血管支方向,游离皮瓣。

    1.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术后修复疗效进行对比,术后修复疗效的评判标准为根据患肢功能及皮肤外形的恢复情况,具体为:

优:患肢功能恢复,皮肤组织外形正常。

良:患肢功能基本恢复,皮肤组织外形基本正常。

中:患肢功能较恢复,皮肤组织外形较正常,皮瓣呈轻度臃肿。

差:患肢功能未恢复,皮肤组织外形未改善,皮瓣变形。

(优+良+中)/总例数=术后修复疗效(%)

    1.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分析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修复显示,观察组中,优为23例(41.82%),良为18例(32.73%),中为12例(21.82%),差为2例(3.64%),总术后修复疗效为96.36%;对照组中,优为18例(32.73%),良为15例(27.27%),中为12例(21.82%),差为10例(18.18%),总术后修复疗效为81.82%。比较结果显示(χ2 =10.875 P=0.001),通过对比可见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作用。正因如此,手部大量与外界进行接触便会很大机率的造成损伤,而根据不同原因和标准又可以将手外伤分为不同的的类别,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指的是皮肤破损的手部外伤,而闭合性损伤则是指不易被大多数患者察觉的皮下组织的损伤。不同的外伤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对于开放性损伤来说,常伴有疼痛、肿胀、出血、畸形以及功能性的障碍,而闭合性损伤则会由于皮肤的完整造成皮下组织的严重肿胀从而引起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部分患者的肢体或软组织坏死[3-4]

对于手部软组织缺失的患者来说,轻则会留下疤痕,重则会引起手部功能性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手外伤软组织缺失患者应及时采取诊断治疗措施,避免出现手部功能性障碍情况,保证手部功能以及皮肤的完好。临床对于手外伤软组织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该方法具有创口小,精度高,术后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5]

本次研究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术后修复疗效显示,观察组的术后修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术后修复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翟希.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 13(1):92-94.

  2. 魏雪峰.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33):26-27.

  3. 李洪英. 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7):64-65.

  4. 谭润.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5):84-85.

  5. 严威, 梁献丹, 朱玉辉.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