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有必要进行 CT扫描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胃癌患者有必要进行 CT扫描吗?

刘文艳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四川崇州 61123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开展有效的检查诊断,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临床胃癌的临床诊断方法较多,其中包括钡剂造影、活检、胃镜等多种检查方法,多数胃癌患者均可通过上述方法获得明确诊断,但是,上述检查方法均是对胃黏膜面进行观察,无法清楚了解患者胃癌病灶及周围脏器间的关系,无法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导致临床诊断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CT扫描检查是在上述检查基础上,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有效提升胃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临床胃癌诊断水平。随着多种CT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广泛应用,CT已经成为胃癌临床诊断与分期判断的重要措施,可为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确定提供指导依据。

1 胃癌是什么

胃作为机体内重要器官,不仅发挥着消化食物的作用,而且发挥着储藏食物,杀灭食物中大部分细菌的作用。胃位于膈下,上与食管连接,下与小肠相同,胃黏膜分泌的胃蛋白酶、胃酸可共同发挥作用,将摄取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消化,胃酸可将将食物中细菌等微生物有效杀灭。胃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胃癌无症状,或存在轻微症状,若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发展到晚期。因此,应警惕患者的早期症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延误诊疗,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据调查显示,胃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我国作为胃癌的重灾区,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达到40万例,占世界胃癌发病率的42%左右。我国每年因胃癌死亡者达到17万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其中40~60岁病例较为多见,男性病例明显高于女性。胃癌可发生在胃任何部位,其中胃窦、胃小弯侧最为常见。胃癌高危因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摄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常使用油煎、熏制及化工合成食物所致。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嗳气、饱胀等症状。胃癌患者进展期时,可出现贫血、进行性消瘦、低蛋白血症、浮肿、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等。胃癌发生在贲门部、胃底部时,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腹部肿块质硬、压痛等表现,若肿瘤转移时,也会表现为锁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质地表面不平整,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腹水、肿瘤扩散至盆腔,可引起卵巢肿块、肛门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生。

胃癌分期主要与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密切关系。胃癌早期患者的胃壁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浸润具有局限性,无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中期患者多呈现局部进展,无远处转移,此时可通过手术治愈;胃癌晚期患者的胃壁浸润深度已达到浆膜层、浆膜层外组织,且出现远处转移。为期分期与预后效果也存在密切关系,早期胃癌患者由于仅累及粘膜层,此时实施有效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5%以上,如果累及粘膜下层,5年内生存率可达到80%;中期胃癌若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60%~70%因此,胃癌早期诊断,对胃癌患病率、死亡率降低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2 胃癌检查与诊断方法

胃癌临床诊断多采用定性诊断与分期诊断,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同时也需结合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家族史,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进行分析。肿瘤血清标记物可对肿瘤负荷状况、治疗后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指导,主要是对胃癌患者的基线状况、治疗期间一般状况进行科学评价,放疗治疗时可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可作为胃癌预防的辅助性判断指导。超声内镜对进展期胃癌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达到90%左右,对肿瘤与胃壁各层次间关系判断的准确率可达到70%~80%,对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腹腔内远处转移情况进行科学判断,但是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检查的特异性相对较低。腹腔镜探查:对微小腹膜、大网膜转移灶的探查准确率较高,利用超声可检测到的肝脏微转移灶,同时可对肿瘤浸润胰腺程度进行准确探查,有利于避免无意义的姑息手术与探查手术,主要是对中晚期胃癌进行检查判断。螺旋CT检查可对胃癌实施定位与定性检查,对大体分型、肌层与浆膜受累情况进行准确显示,同时了解肿瘤与邻近器官之间的关系,对胰腺、肝脏等邻近器官的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准确观察,为临床诊断可提供更为有效的价值。

3胃癌的CT征象

胃癌患者实施CT扫描时,可对患者腹腔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了解胃壁厚薄,形态,了解癌变情况,及瘤体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准确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应用CT表现征象:①具有局限性、弥漫性、梭形增厚表现。②胃腔内、外或同时向内外生长的组织肿块,部分患者的肿块呈孤立性隆起,可也表现增厚胃壁胃腔内突出,肿块呈不光滑表面,可呈现分叶、分结节、菜花样结节。③部分患者可伴发胃溃疡表现,主要是指在腔内形成溃疡,CT图像可清晰显示患者胃部溃疡面,边缘凹陷且不规则,底部多不光滑。周围可见明显增厚的胃壁,向胃腔内突出。④环堤征:主要表现为环绕癌性溃疡周围出现的堤状隆起。⑤胃腔狭窄,狭窄胃腔边缘出现不规则硬化表现,呈现非对称性、向心性狭窄。⑥胃壁异常强化,表面可见肿瘤侵犯,范围较深。患者实施CT检查时,不仅可对胃壁肿瘤进行直接观察,也可显示瘤体与周围脏器之间存在的关系,根据周围脂肪间隙消失情况,可判断肿瘤对周围脏器的侵犯情况。利用CT检查也可对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观察,及时观察到局部或远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腹腔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与腹腔种植等情况均可进行准确观察,进而对胃癌患者的分期情况进行判断。

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与3D重建技术,可对患者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测量患者胃腔大小、胃壁厚度,可观察到邻近脏器受累程度,结合患者胃壁异常强化表现与增厚情况,可有效提升胃癌的临床检出率。螺旋CT扫描可对胃癌病变全貌与邻近脏腑关系进行观察,但是对腹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定性诊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CT检查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CT在胃癌临床诊断、分期鉴别与治疗方案制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螺旋CT检查可大幅提升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医师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指导医师制定科学有效临床治疗方案,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升胃癌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