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泮托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研究泮托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朱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反流性食管炎采用泮托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计9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n=45)与采用铝碳酸镁治疗实验组(n=45),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铝碳酸镁治疗效果优于泮托拉唑,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铝碳酸镁;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是由于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消化动力障碍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烧心、胸痛、反酸等,临床多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故需要探讨更为安全的用药方案[1]。对于本病,泮托拉唑、铝碳酸镁均属于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为验证两种用药方案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计90例为对象,评估了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与采用铝碳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计9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n=45)与采用铝碳酸镁治疗实验组(n=45)。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28~73岁,均数(37.82±6.77)岁,食管炎分级包括A级7例,B级22例,C级10例,D级6例。实验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9~74岁,均数(38.13±6.56)岁,食管炎分级包括A级8例,B级21例,C级9例,D级7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纳入患者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伴随本病典型症状,无消化系统溃疡、恶性病变等,无用药禁忌症。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每日1次,空腹服用,剂量控制为40mg,并配合服用潘立酮,每日3次,餐前口服,剂量为10mg。实验组则采用铝碳酸镁治疗,每日餐后2h服用,剂量控制为1.0g,并配合服用潘立酮,每日3次,餐前口服,剂量为10mg。

1.3观察指标

  1. 对比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其中内镜下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消失,症状积分降低2分以上,判定为痊愈;内镜下显示本病分级改善1级以上,症状积分降低1~2(不包含)分,判定为显效;上述指标改善,但未得到显效标准,则判定为有效;未见明显改善,则判定为无效[2]。(2)对比患者症状积分,症状包括烧心、反酸、胸痛等,其中无明显症状,判定为0分;存在轻微症状,但能够忍受,不影响生活与工作,判定为1分;症状明显,每月发生次数在4次以上,判定为2分;症状严重,每日发生,判定为3分。(3)对比不良反应,常见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表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实验组

X2

P值

45

45

24(53.33)

28(62.22)

1.620

0.203

7(15.56)

9(20.00)

0.674

0.412

8(17.78)

6(13.33)

0.754

0.385

6(13.33)

2(4.44)

4.881

0.027

39(86.67)

43(95.56)

4.881

0.027

2.2症状积分

实验组烧心症状积分计(0.81±0.44)分,低于对照组(1.03±0.31)分,P<0.05(t=2.7419,P=0.0074)。实验组反酸症状积分计(0.87±0.34)分,低于对照组(1.54±0.41)分,P<0.05(t=8.4382,P=0.0000)。实验组胸痛症状积分计(0.77±0.11)分,低于对照组(0.87±0.10)分,P<0.05(t=4.5124,P=0.0000)。

2.3不良反应

实验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1例,肾功能异常1例,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白细胞异常5例,肝功能异常4例,发生率为20.00%(9/45),P<0.05(X2=11.286,P=0.001)。

  1.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以抑酸为主要原则。在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时,其可抑制胃酸的过多分泌,对改善症状,加快患者康复有显著价值,但对C\D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该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可能引发胃ECL细胞的异常、高胃泌素血症等,长期用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而采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中和反流的胃酸,可选择性结合胆汁酸,对抑制卵磷脂,避免食管黏膜损伤均有显著效果[3]。另外其也可在维持肠道碱性环境的同时,合理释放胆汁酸,也能够通过和胃蛋白酶的可逆性结合,维持营养的正常吸收和利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疗效由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说明该方案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反流性食管炎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症状,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修凤侠.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132-133.

[2]李志明.铝碳酸镁与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北方药学,2016,13(12):94-95.

[3]匡美波.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12(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