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F/ICSI-ET助孕及自然受孕双胎妊娠临床结局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IVF/ICSI-ET助孕及自然受孕双胎妊娠临床结局研究

罗燕群 陈创奇 易艳红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受孕方式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活胎妊娠母婴结局差异。方法:本次收集了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行IVF/ICSI -ET助孕及自然受孕获得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活胎妊娠的8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其受孕方式记录为两组,分别为IVF-ET助孕组(n=60)和自然受孕组(n=20)。对所有产妇的围产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组间差异。结果: IVF /ICSI -ET助孕组较自然受孕组来说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产妇在妊娠结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结局事件发生,但总体来说组间差异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自然受孕产妇来说,IVF-ET助孕产妇在妊娠结局上的风险增加,更容易出现围产期并发症,可能与接受IVF/ICSI-ET助孕产妇自身年龄较大有关,故而在临床上需要加强孕期保健,以保证产妇的正常分娩。

关键词:IVF-ET助孕;自然受孕;妊娠合并症;围生期

*通信作者:易艳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E-mail: yiyanghong.Jiai.@163.com

随着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双胎妊娠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在完成产妇的辅助生殖技术手术后,需要加强双胎妊娠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管理,并对各种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这样才能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1]。部分临床研究中认为,IVF/ICSI –ET助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妇的正常分娩结局,对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和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2]。故而本次研究中,探究不同受孕方式的双胎妊娠母婴结局差异,现将结果与方法报道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行IVF/ICSI-ET助孕及自然受孕(包括自然周期、口服克罗米芬、来曲唑、肌肉注射HMG促排卵治疗)获得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的8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其受孕方式记录为两组,分别为IVF/ICSI-ET助孕组(n=60)、自然受孕组(n=20)。其中自然受孕组产妇的年龄介于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31.50±4.26)岁。IVF/ICSI-ET助孕组产妇的年龄介于24-43岁之间,平均年龄(36.67±3.17)岁。

所有产妇在IVF-ET助孕及自然受孕(包括自然周期、口服克罗米芬、来曲唑、肌肉注射HMG促排卵治疗)孕8周发现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的患者电话随访收集数据,确认产妇个体状况稳定,基本资料均录入数据,采用spss13.0将两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提示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电话随访收集在我院行IVF-ET助孕及自然受孕(包括自然周期、口服克罗米芬、来曲唑、肌肉注射HMG促排卵治疗)孕12周时发现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活胎妊娠的患者妊娠结局的数据,包括产妇晚期流产率、围产期并发症等状况,记录各项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各项操作按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实验中(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

IVF-ET助孕组和自然受孕(包括自然周期、口服克罗米芬、来曲唑、肌肉注射HMG促排卵治疗)组见基线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IVF/ICSI-ET助孕组(n=60)

自然受孕组(n=20)

F值

P

年龄

36.67±3.17

31.50±4.26

3.762

P>0.05

BMI

22.04±2.49

21.45±2.73

1.103

P>0.05

不孕年限

3.93±2.61

3.60±2.45

0.001

P>0.05

2.2 两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结果中显示IVF-ET助孕组相较自然受孕组来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并发症发生率

IVF/ICSI-ET助孕组(n=60)

4

12

4

33.3%

自然受孕组(n=20)

1

0

1

10.00%

2.3 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比较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产妇在妊娠结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结局事件发生,但总体来说组间差异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对比

组别

晚期流产

早产

胎儿窘迫

胎儿窒息

羊水粪染

总发生率

IVF-ET助孕组(n=60)

2

8

1

1

0

20.00%

自然受孕组(n=20)

1

2

0

0

0

15.00%

3讨论

IVF/ICSI-ET助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以双胎妊娠为主;而助产双胎妊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不会对产妇造成额外的不良反应或影响妊娠结局,在目前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论[3]。但在本次研究中显示,IVF/ICSI-ET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妇的妊娠结局相较于自然受孕来说,并无明显的不良事件。但IVF-ET助孕组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违产期并发症,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临床上接受IVF/ICSI-ET助孕技术处理的产妇往往年龄较大,所以在进行妊娠期间,自我机体调控能力变弱,影响了产妇的正常妊娠代谢,从而导致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IVF/ICSI-ET助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使无法妊娠或妊娠较为困难的产妇也能够正常妊娠[4].故而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关注,而在大部分临床研究中发现IVF-ET助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导致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临床可用性较高[5]

综上所述,相较于自然受孕产妇来说,IVF-ET助孕产妇在妊娠结局上的风险增加,但进行IVF/ICSI-ET助孕技术的产妇往往自身的年龄较大,所以相较于其他产妇来说,更容易出现围产期并发症,故而在临床上需要加强孕期保健,以保证产妇的正常分娩。

参考文献

[1]李洪云.辅助生殖技术受孕与自然受孕妊娠结局的差异[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8):89-90.

[2]柏宏伟,任春娥,韩海艳, 等.辅助生殖技术后新生儿早产状况研究的 Meta 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3,35(4):246-249.

[3]焦鹏涛,詹英杰,李长秀,李小红,刘培兰,黄妙巧.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儿新生儿期疾病特点及神经行为发育状况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4):877-878.

[4]何桦,陈昀,杨小杰.辅助生殖技术在单卵双胎妊娠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抱婴成功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27(01):115-117.

[5]曹瑛瑛.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自然受孕妊娠结局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