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肛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刘颖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516000

【摘要】目的 探析肝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250例肝周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对细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0例送检报告中,44例未发现细菌生长,3例两种细菌生长,203例一种细菌生长,共培养13种细菌,209株。其中14株革兰氏阳性菌,195例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14株)对抗生素耐药率在0%至78.55%。其中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左氧氟沙星及红霉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关注,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合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脓液细菌培养;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指的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及其周围间隙内出现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终产生脓肿。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脓肿扩散,细菌向血液入侵,进而导致脓毒血症及败血症等,有些甚至产生感染性休克[1]。大部分肛周脓肿的治疗以手术根治为主,同时联合抗菌药物对感染控制。近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多,因此,本文针对肛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所选250例肛周脓肿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所有患者均实施脓液细菌培养,其中132例男,118例女;年龄跨度:21岁至72岁(32.69±2.15)岁。

1.2 方法

1.2.1 取样方法

于无菌环境中,利用碘伏棉球进行3次消毒,然后通过20ml的注射器在脓肿波动最显著的位置进针,注射器回抽,将脓液抽出,然后送到检验科。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为依据培养细菌。

1.2.2 培养方法

通过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实施鉴定。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数据准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250例送检报告中,44例未发现细菌生长,3例两种细菌生长,203例一种细菌生长,共培养13种细菌,209株。其中14株革兰氏阳性菌,195例革兰氏阴性菌,具体如下表1。

表1 肛周脓肿病原菌分布状况(209)

病原菌

菌株数量/株

占比

粪肠球菌

1

0.48

布氏柠檬酸杆菌

1

0.48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1

0.48

弗劳地柠檬酸杆菌

2

0.96

产气肠杆菌

2

0.96

铜绿假单胞菌

2

0.96

化脓链球菌

2

0.96

咽峡炎链球菌

3

1.44

星座链球菌

3

1.44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2.39

奇异变形菌

10

4.78

肺炎克雷伯杆菌

29

13.88

大肠埃希菌

148

70.81

总计

209

100.00

2.2 药敏试验

2.2.1 革兰氏阳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革兰氏阳性菌(14株)对抗生素耐药率在0%至78.55%。其中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左氧氟沙星及红霉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详情如下表2。

表2 分析革兰氏阳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万古霉素

0

利奈唑胺

14.27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1.41

青霉素

42.84

四环素

57.12

喹努普汀/达福普汀

64.27

左氧氟沙星

64.27

红霉素

78.55

克林霉素

78.55

2.2.2 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195株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在0.%至82.74%,其中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在50%以上,具体如下表3。

表3 分析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美罗培南

0

0

0

亚胺培南

0.97

0

0

阿米卡星

0.97

0.64

6.43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0.43

1.95

-

氨曲南

25.10

31.56

6.43

环丙沙星

35.94

44.72

12.88

庆大霉素

38.40

48.01

16.11

左氧氟沙星

44.81

27.61

3.21

氨苄西林/舒巴坦

46.28

17.74

-

复方新诺明

53.67

63.80

0

哌拉西林

64.51

78.93

-

氨苄西林

82.74

82.87

93.53

3 讨论

西医认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由于肛腺感染及肛窦感染诱发的,对于中青年人很容易发生该病,而且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临床上,针对肛周脓肿的治疗以手术联合抗生素为主,单一的抗生素治疗使得患者病情被延误,传统医学研究同样认为“脓成决以刀针”,形成脓液后,应及早实施手术将脓肿切开并排出,同时联合药敏试验与脓液细菌培养,从而对抗生素的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分析[2]:①厌氧菌及需氧菌是导致肛周脓肿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需氧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菌具体有咽峡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星座链球菌等。该结果说明抗菌药物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革兰氏阴性杆菌,特别是对大肠埃希菌有效的抗生素。②本实验中,44例未培养出细菌,其可能是厌氧菌感染。③大肠埃希菌是检出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其又被称为大肠杆菌,是肠道一种正常的菌群,同时也是条件致病菌,由于机体环境紊乱、过量应用抗菌药物、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降低等,均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④肺炎克雷伯杆菌是诱发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具有较高的氨苄西林耐药性。

临床上,细菌耐药的形成及抗感染治疗失败与抗生素对靶位置穿透力降低关系紧密。大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等,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导致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因素,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经水解后出现β-内酰胺环,进而形成抗菌药物,最终将抗菌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在细菌耐药细菌日益提高的同时,临床上能够选取的药物越来越少,现阶段,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头孢菌素酶及ESBLs相对平稳,所以,该类抗生素是ESBLs肠杆菌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3]

总而言之,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导致肛周脓肿的主要因素,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大肠埃希菌为主,所以临床上应加强对敏感性较高抗生素的选择。在医学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抗菌药物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耐药菌株也随之形成,导致抗感染难度增加,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关注,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合理。

【参考文献】

[1] 李忠波.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8):225-226.

[2] 任宏娜, 李静. 肛周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0(6):50-53.

[3] 凡春红, 张莉, 王燕芝. 药敏试验指导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分析[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 39(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