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4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思考

华瑞 张晓涛 钱宏伟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风貌以及文化性格的构成。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以及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去除糟铂的同时保留了良好的一面。在近现代的发展历史当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不同背景下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会产生独特的表征,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共同点,在辩证的思维方面会存在较多重叠的共识思想。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进行思考,得出了以下具体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西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一种学说[1]。该主义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者三个内容,创立者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人类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科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将实践的成果不停的丰富发展以及完善,体现了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2]。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文明积累,体会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现代的发展背景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良好的融合能更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国在近现代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深远影响,我国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形成拥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中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相结合,将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下又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新的发展[3]

2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是由各方面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如下。

2.1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正式形成,在该体系中主要包括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对世界观、政治经济学以及方法论的独特体现,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的秘密,也明确了使用科学社会主义为世界的无产阶级进行解放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其一在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很好的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科学方面的基础,细胞学、能量守恒转化以及进化论的发现对自然界中物质的统一性及其有关的辩证过程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基础。其二是在18世纪到19世纪,英法德的政治经济以及哲学方面的先进理论探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包括应该古典的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德国的古典哲学思想。最后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明确的揭示,从而让人们意识到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意识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而社会的意识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的存在,同时也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2近代中国国情发展的需求

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中国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当时的人们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先进行,因此希望从西方国家身上寻找发展的真理,指引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经历过几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最终中国的无产阶级代表共产主义学者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带领中国走向了新时代[4]

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的共通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在两个不同文明形态下发展的思想体系,但是在其精神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其体现更为显著[5]

3.1对人本的关注程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民本”是其中一个重点关注的思想,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论记在,而在历代的思想家中也对民本主义的思想进行强调。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主张社会本文,对人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从该角度出发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将人学作为了主要的核心知道思想理论,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未来的社会进行预测时也明确提出了人们全体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当中主张人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手段,是两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本的重视让两种思想具有了相通性,也为两种思想的结合提供了相关的可能性。

3.2对实践方面的注重程度

中国传统文化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较高,著名的理论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了“行”的根本地位以及重要性。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当中,实践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注重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性,从而对实践的根本性地位进行强调。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关于实践地位的探讨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而在后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将两者的实践理论进行结合,从而满足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实践的有效发展性,更好的实施各项先进的政策。

4总结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需求,也是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漫长历史发展的精神体现,蕴含了我国5000年发展的文明内涵。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先进性和全面性,两种思想在实践以及人本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行的正确性,也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帆.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2]王晨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6.

[3]孟德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

[4]李培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5]陈蕾. 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华瑞(2001-05-09),男,藏族,籍贯:青海省西宁市,学历:本科

张晓涛(2000-07-28),男,汉族,籍贯:陕西省凤翔县,学历:本科

钱宏伟(2001-02-01),男,汉族,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