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建筑工程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李泉生

身份证 号码 : 45082119820918****

摘要:当前,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的控制潜在的危险源以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给建筑施工项目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分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而言,现场安全管理能够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提高工期进度与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费用,因为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连带作用,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施工企业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理念渗透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用这种方法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在人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听说一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其实,导致这些事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关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先关工作人员没有起到很好的安全管理示范作用,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建筑工人没有在施工时戴安全帽的意识,一旦发生险情,就措手不及,那时悔之晚矣,这也是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体现。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味赶进度,而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这也是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突出表现。

2.2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安全展开的重要保障,它是建筑工程施工团队的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凭据,因此,建筑企业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流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但事实是,由于国家对此没有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很多的企业就没有把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放在重要位置,建筑工程没有了可以具体参照的安全体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3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低下

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低下是现在很多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却只是作为摆设,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并没有能够发挥出来,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离地低下。同时,部分安全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对于职务之内的工作敷衍了事,没有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且对于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出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实地觉察出来,放任事故的发生。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增强安全意识

施工作业人员是现场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应该重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目标的实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安全,施工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与现场管理制度实施施工作业,在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前,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并且接受全面、具体的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安全要点,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现场施工作业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2设备的养护管理

对相关的施工工具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养护维修工作,避免因为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了施工质量不达标现象以及安全事故的产生。具体来说,设立施工工具专管人员以及工具室,并且对工具管理人员进行适度的专业培训。除此之外,就工具室方面而言,则需要保持干燥、整洁以及通风良好的环境。按照施工过程中对于工具的实际要求进行相应对配备工作,保证配备足够,对于不合格的工具应严禁放入工具室。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忽视施工质量等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进行工作的人员进行适度的表彰,增强其责任心。而对于施工中工作状态较为懈怠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度的惩罚,起到警示作用。

3.3加大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

在整体施工建设当中作业人员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他们对于建设的总体效果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在实施工程建设时,可以适当通过加大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使各个项目施工部门以及建设单位都能够从根本上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由此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确保整个工程管理的有效进行。在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时候要确保整个过程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并且要以此制定出来相应的教育内容,并记录下来,保证各项组织活动的多样性。除此以外还应该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规章以及规范的学习,以此最大程度上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意识。

3.4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责任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现场作业应该执行的标准规范。为了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场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工程特点,制定科学、全面、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落实岗位责任,制订合理的奖惩机制与考核制度,对管理效果好、执行好的管理团队给予奖励,激发其他员工的安全意识。其次,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做好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现场各方面的规范性、安全性。另外,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对常见的安全风险加强控制,以现场用电安全为例,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各项要求,合理规划现场布局,在移动、搬迁用电设备的时候需要及时切断电源,并由专人进行监督管理,严禁发生带电作业等行为,由于施工现场用电较多,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杂性,必须有专业的电工进行电路、电线操作,特种作业人员还需要具备岗位证书。

3.5科学控制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

对建筑工程而言,各管理要素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只有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才能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而工程质量、安全,出现问题也相应的会给进度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应该科学控制各管理要素,协调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之间的关系,在成本合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安全投入与质量管理,优化施工工序流程提高工期进度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若得不到及时排查和整改,将会引发安全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管理,科学控制进度、安全、成本、质量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入手保证建筑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剑平.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江西建材,2016(06):295+299.

[2]李睿.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J].江西建材,2016(05):274-275.

[3]冯峻.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92.

[4]夏成璠.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2(18):147.

[5]潘承仕,张仕廉.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J].建筑经济,2003(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