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产开发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浅谈矿产开发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杨德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质勘查总院 161006

摘要: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受到相关学者和国内外的关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已经由粗放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开发过程中,更加重视矿产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便针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科学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国际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开始运用各种理论和研究成果评测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后果。在国内,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也预示着今后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会更加合理规范化。因此积极探索合理的防治措施,对改善矿产地质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义重大。

1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1.1地下水的污染影响矿产勘查工作

对于矿山的开发,特别是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该区域的水资源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尽管在开采前,地表浅层本身存在的一些金属元素的有害物质对水资源就存在一定的危害,但是这种影响由于时间缓慢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一旦人类开始开采矿产,就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环境污染急剧扩散,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对矿山开采利用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程度也会加深。所以,当地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是受矿产开发利用影响的,反之,假如在矿产资源勘查期间没有处理好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也会阻碍矿产资源的开发。

1.2土地资源破坏

矿山采矿对土地压占、破坏是非常严重的,除采矿(尤其是煤矿)可引起大面积土地塌陷,破坏农田、农庄、道路以及生态环境外,矿山占损土地主要是露天采场、各种废石堆、煤矸石山、鸡尾矿库等。据调查,每采出1xlOm石材荒料平均要压占土地0.3hm,地下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地中有50%是耕地,这对我国本来就土地资源短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1.3废气污染

矿山开采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悬浮颗粒,这此废气颗粒当中有许多酸性气体,当酸性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汽时会凝聚成“酸雨”降落下来,没有凝聚成功的则形成“雾霾”,破坏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呼吸健康。

2矿产开发过程中环境治理措施

2.1明确矿产地质环境保护原则

为了加强矿产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就需要开采者采用合理的开采方式,改变矿山开采的传统理念,创新并实施环保的矿山开采技术。实施步骤如下:

①要想实现矿产地质开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需要不断的创新改善现阶段的管理局面,减少矿山开采对周围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要想将其落实到实处,就必须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矿山开采技术的研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减少对周围植被的破坏程度,其次,要以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主,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

②要坚持矿山环境保护原则,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在进行矿产地质环境的防治时,必须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开采中要遵守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能因为受到短期利益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决定,确保矿产地质环境保护原则落实到实处。在实施矿产地质环境防治措施的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策略。

③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矿山新建的管理制度完成工作。当前,国家各项政策标准还在不断的完善中,企业对矿山新建开发的标准不够了解,要想提高社会经济的水平,保证矿产地质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就需要新建管理制度,增加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对矿山企业来说,若开采中无法防治各种生态问题,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后续的防治工作中需要加强矿山周围环境的勘查工作,定期评估环境调查报告的合理性和矿山开采情况。

2.2矿山防灾和生态修复技术

矿产地质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地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所有的自然灾害当中,矿产地质的问题是最复杂的,而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矿山防火和生态修复技术是矿产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当前我国生态修复技术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研究还不够成熟,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矿区生态环节的恶化。因此,还需要加强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矿产地质环境问题,采用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技术,比如采用现场勘查、区域试验、土壤测试以及微生物技术等研究手段,对地貌景观、地质情况以及水文特征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考察,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模式。最后,开展精细化基础性调查研究。最近几年,由于环境地质造成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于社会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当中,矿产地质灾害占据很大比重,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精细化矿产地质环境调查,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未进行治理的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尤其是隐性的矿产地质环境问题,以此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3对矿产地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全面掌握实际情况

矿山的地质状况对于矿山开采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事先做好了准备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有些可能会在施工作业中出现各种状况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要进行动态的监测,要事先了解到每个矿山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然后进行相应的评估,再确定在哪里进行开采等等,这些都需要事先进行监测,掌握实际的情况,避免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并且在根据矿山发生变化的同时要做好应急管理的一系列方案,一旦出现问题立刻解决问题,将破坏降到最低。

2.4完善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的法制体系

多年来,国土资源部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并且不断完善有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法律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后,先后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产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的内容,提出了实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但在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中,对矿山环境保护仅提出了要求或指导意见。为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结语:

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治理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制度和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也将得到妥善的解决,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矿业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遵从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注重环境治理和矿山开发的同步实行,真正意义的实现绿色矿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永福某石灰岩矿产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17,33(1):2265-2270.

[2]高树志,贾斌.废弃稀土矿产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以某废弃稀土矿为例[J].矿产勘查,2017,8(2):1331-1336.

[3]国家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调研组;变压力为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尾矿利用和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调研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9年06期.

[4]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赴内蒙古调研组;内蒙古自治区尾矿利用和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调研报告[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