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关于优化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高健慧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 山西省高平市 048407

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安全生产是保障矿产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为确保矿井开采的安全,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通风技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来保障矿井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生产;关系

引言

近年来煤矿开采不断加大,煤矿开采安全事故不断增多为煤矿企业敲响了警钟,这不但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带来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发生问题主要是由于情况开采环境较为复杂,安全生产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所造成的。由于煤矿开采主要在矿井内部实施,而矿井内部的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都较为复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为了有利于煤矿的顺利开采,需要保证井内的施工环境,尤其是井内通风设施。以下根据矿井内部通风设施的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1矿井通风优化的含义与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大部分的矿山生产事故,都和矿井的通风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许多矿井没有完善的通风系统,从而导致矿井中的有害气体的浓度较高,最终导致瓦斯爆炸。矿井中良好的通风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通风能够有效的改善矿内的空气环境,然后再把矿井中存在的有害气体传送再外界环境中,其中把通风过程中的任务主要分为以下三点:把新鲜空气输送到地下;排除矿山井里有害气体;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地下环境和气候条件运行。其中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有,风流控制通风网络通风动力三点,合理的通风方式的控制,矿山通风系统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设置空气流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对矿井内部气体的灰尘等进行吸附,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地下挖掘员工的人身安全。

2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2.1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据数据显示,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在我国所有矿井事故中排名第二,而造成通风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选择合理的通风设备,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井内产生风量不足的现象,再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煤矿生产,会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当空气进入矿井内时,由于有害气体和有害物的混入;井下空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变化;井下物质的缓慢氧化,从而改变空气中的物质成分。不完善的通风系统并不能及时地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从而影响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2.2人为因素影响

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极大地威胁了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人员的管理过于粗心大意,使得通风系统出现问题,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或者对不遵守安全生产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监控瓦斯浓度,导致有害气体不断集聚,最终发生瓦斯爆炸等事故。此外,由于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在工作中发生突发状况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有些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强,导致操作不当,使得通风系统无法安全运行。

2.3缺乏严格的通风系统监察力度

众所周知,通风系统是矿产企业必须建立的基础性装置,若缺少必要的监察力度,缺乏后期的维护工作,则不能实现空气的良好交换。值得注意的是,通风系统的监察力度不够也是影响诸多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监察人员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很容易为煤矿生产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2.4安全管理及制度存在漏洞

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决定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其通常与矿井所处环境相关,根据事故分析可知,事故的发生往往由管理中的漏洞造成,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通风系统管理杂乱的煤矿。虽然国家对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其相关制度也十分详细,但部分矿井生产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法适应自身的地质条件。个别矿井在生产生活中,其规章制度仅仅为了对付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检查,并没有能够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实施。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中很多问题无法具体落实到相关负责人,造成责任不明确。

3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的措施

3.1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加强矿产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充分了解到井下通风系统设置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对通风系统设置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同时,还要加强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规范建设,确保通风系统设置的标准性。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井下工作人员提出的针对通风系统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实际的操作经验对通风系统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矿产生产制度化,标准化,统一化。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有些煤矿企业在招聘时只重视身体素质,而忽略了整体素质,造成煤炭开采人员的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因此极易因为人缺乏安全意识引发事故。针对这一现象,煤矿企业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技术操作以及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制度。

3.3加大通风系统的监察力度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监察管理制度,确保通风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规划井下通风网络,在挖掘面和采煤作业面中通常采用独立通风的方法,机电室内部要建立独立的通常装置。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地区需要设立独立的进风口和通风管道,防止出现可燃物爆炸的情况发生。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设置,还要根据实际的开采情况进行设立,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井下漏风量、供风量大型的检查频率,同时要规范相关的标准。

3.4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机制能够提升煤矿工作的办事效率以及办事质量,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证。因此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有利于工作的有序进行,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撤离工作人员,降低损失。

3.5引入更多的安全设备

煤矿由于自身特点,井下工作环境通常无法做到各方位各角度的监测,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未发现的隐患,因此为实现安全生产,需对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同时,矿井需跟随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科学机械化水平,引入更加安全、可靠的机械设备,不仅可以提高煤矿生产经营效益,有助于矿井的安全生产。

3.6规范安全标准

煤矿企业要对通风作业的安全标准进行规范,便于指导人员指导煤矿通风工作时有相应的参照标准,规范操作。通风系统能否安全运行,关键之处在于工作制度安全标准是否规范性。根据我国煤矿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煤矿企业通风系统安全性较差,若想改变这一局面,就要从各个因素着手采取措施。如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技术能力水平、改善企业工作环境、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改变这一现状,保证我国煤矿事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高效。

结语

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煤矿企业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重视,做到标本兼治。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必须立足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煤矿企业不仅要加大煤矿通风系统改造的投资力度,保证其安全运行,还要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建设并加强企业的安全制度,将制度进行规范,保证通风系统安全运行,进而实现煤矿企业生产更加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肖伟宁.优化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8):60.

[2]任珍.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安全控制影响因素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9,22(8):36-37.

[3]郭玥亮.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76.

[4]关晓林.优化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