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恶性肿瘤筛查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3

健康体检恶性肿瘤筛查结果分析

崔阳 宋竹梅 何苗 刘红梅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恶性肿瘤筛查结果。方法:在2015年6月15日至2019年6月15日期间选取215890名健康体检者为试验对象,均进行各项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即<40岁组和≥40岁组,随后对比两组疾病分布情况。结果:34例确诊为早癌或恶性肿瘤患者中,主要集中在≥40岁患者中,而<40岁组患者常发生甲状腺癌变、肾脏癌变、乳腺癌;≥40岁组患者常发生肺部癌变、肝脏癌变、肾脏癌变、甲状腺癌变、胰腺癌变、宫颈病变、胃癌、大肠癌变。结论:加强肿瘤早期筛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利用适宜的早期筛查技术,以达到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关键词】:健康体检;恶性肿瘤;筛查;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creening results of malignant tumors in health checkups. Methods: From June 15, 2015 to June 15, 2019, 215890 healthy medical examinees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subjects, and all laboratory and imaging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They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that is, <40 years old Group and ≥40 years old group, and then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mong the 34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arly cancer or malignant tumors, they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patients ≥40 years old, while patients with ≤40 years old often developed thyroid cancer, kidney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 Liver cancer, kidney cancer, thyroid cancer, pancreatic cancer, cervical lesions, stomach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health checkup can detect cancerous changes in tim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arly detec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malignant tumors.

[Keywords]: health checkup; malignant tumor; screening; analysis

恶性肿瘤发病率可随着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上升趋势,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病变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在确诊时均为症状严重或已发展到晚期,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可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尤为重要[1]。健康体检主要秉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理念,能够对没有主观症状的人群进行专业医学观察,从而发现不易察觉的疾病隐患,除了能够发现常见急慢性症状,还可发现已存在的癌前病变,是目前筛查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重复性好、覆盖面广、人群数量大等特点[2]。近年来我国体检中心虽有所增长,但大部分停留在单体体检层面,未及时普及检后健康管理的后续服务和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为了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本文对如何规范健康体检以及在恶性肿瘤筛查中作用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相关阐述,具体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215890名健康体检者为试验对象,此次试验均在2015年6月15日至2019年6月15日期间完成。140430例为男性,75460例为女性,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4.86±12.19)岁。本次体检对象包括公务员、学生、工人、医务人员等。本次体检者无急性传染病、严重基础病、恶性肿瘤病史。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即<40岁组和≥40岁组。

1.2 方法

重点筛查项目:本次检查内容包括血脂、血常规、血肿瘤标志物、肾功能、肝功能、血糖、胸部低剂量薄层CT、心电图、尿常规、专科女性或男性检查、五官科检查、外科、内科、女性子宫颈刮片、B超、消化内镜等检查。

  1. 肝功能检查:为了了解肝脏健康状态,常运用肝功能检查,对具体肝功能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定位,有助于了解肝病的转归、程度、预后,利于诊断各类肝病;(2)血常规:目前血液检验最常用的项目为血常规检查,通过观察血细胞形态分布和数量变化,能够判断疾病,是目前评估血液系统肿瘤、感染最常用的诊断方式;(3)胸部低剂量薄层CT检查:目前检查胸部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为胸部低剂量薄层CT扫描,由于胸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性、胸部种类繁多,因此使用X线较为普遍,胸部低剂量薄层CT可多方位观察病变,观察心脏搏动状态和膈肌活动度,常用于胸部肿瘤初步诊断中;(4)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能够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特性产生相互作用,获得信息,并将信息放大,形成图像、数据、曲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获得的回声信息来源与频谱一致,呈二维显示,常用于乳腺、甲状腺、盆腔脏器(前列腺、子宫、附件等)、腹部脏器(肾、脾、胰、胆、肝)等疾病诊断中;(5)乳腺钼靶照相:目前检测乳腺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为乳腺钼靶,其除了能够显示乳腺肿块大小外,还可发现周围组织浸润情况,通过了解直接征象、间接征象,提高诊断正确率;(6)TCT:目前筛查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为传统宫颈刮片,且通过不断改变检测流程和方法,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7)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将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抗体积聚在一块较小的膜上,利用生物芯片进行检测,能够捕获血清中对应的肿瘤标志物,一次检测可获得12项指标的含量,弥补了单项指标检测的误诊率。

疑似人员的随访:(1)为了改变以往手工操作信息收集经常出现的登记不详弊端,需建立永久电子化的体检档案,完整保存体检者资料,方便体检人员的信息追踪、查询;(2)建立完善的随访体系:分类记录建立电子化的体检档案,加强可疑人员的随访,增加随访次数,延长随访时间。随访方法主要以电话、微信、QQ、短信为主,记录肿瘤疑似人员的诊疗记录、危险因素、康复指导、检后复诊、最终结果,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子病例。

质量控制:(1)所有体检数据资料由专人负责输入、录入,进行数字化管理,严格执行双人核对模式,避免录入错误;(2)严格实行准入制度,体检医务人员需具备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职业证书以及相关上岗证书,体检中所使用的检验试剂、仪器设备均需符合国家防护标准;(3)严格遵守健康体检机构管理规定,设置合理体检套餐。

1.3 观察指标

分析恶性肿瘤在年龄中检出率。

分析恶性肿瘤疾病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代表统计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恶性肿瘤在年龄中检出率

215890名健康体检者中,34例发生恶性肿瘤或者早癌,所占比0.016%。恶性肿瘤主要分布在中老年人群(>40岁)。如表1所示:

表1:分析恶性肿瘤在年龄中检出率

年龄

例数(n)

所占比(%)

≤20岁

0

0%

21~30岁

2

5.88%

31~40岁

3

8.82%

41~50岁

5

14.71%

51~60岁

7

20.59%

>60岁

17

50.00%

合计

34

100.00%

2.2 分析恶性肿瘤疾病分布情况

3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或者早癌患者中,主要集中在≥40岁患者中,而<40岁组患者常发生甲状腺癌变、肾脏癌变、乳腺癌;≥40岁组患者常发生肺部癌变、肝脏癌变、肾脏癌变、甲状腺癌变、胰腺癌变、宫颈癌变。具体疾病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分析恶性肿瘤疾病分布情况(n;%)

-

<40岁组(n=5)

≥40岁组(n=29)

合计(n=34)

胃癌

0(0.00%)

1(3.45%)

1(2.94%)

胰腺

0(0.00%)

4(13.79%)

4(11.76%)

大肠癌变

0(0.00%)

1(3.45%)

1(2.94%)

肝脏

0(0.00%)

5(17.24%)

5(14.71%)

肾脏

2(40.00%)

5(17.24%)

7(20.59%)

宫颈

0(0.00%)

3(10.34%)

3(8.82%)

乳腺

1(20.00%)

1(3.45%)

2(5.88%)

0(0.00%)

5(17.24%)

5(14.71%)

甲状腺

2(40.00%)

4(13.79%)

6(17.65%)

3 讨论

定期健康体检是现代人投资健康的最好方式,能够及时了解当前自身情况,只有定期进行体检工作,才能够尽早发病病变因子,从而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为健康提供超前保障,将疾病消灭于萌芽期间。通过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具有以下意义:及时确诊;为健康护航;提前进行疾病预防;制定个性化的体检计划;发现疾病隐患;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3]。通过相关研究深入,可发现健康体检在恶性肿瘤中具有显著作用性,可作为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属于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能够及时发现癌前病变,降低病死率,建立有效的肿瘤防护网络[4]

表1结果中,恶性肿瘤患者0例≤20岁,2例处于21~30岁,3例处于31~40岁,5例处于41~50岁,7例处于51~60岁,17例>60岁,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主要是因为:(1)中老年随着年龄增加,免疫能力低下,且长时间在暴露、饮食紊乱等致癌环境内,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各类致癌物质的不断刺激,可影响身体健康状态;(2)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抗肿瘤能力逐渐衰退,可为癌变形成提供有力条件,促使肿瘤发生、发展;(3)某些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因为潜伏期较长,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在中老年阶段发病[5]。表2结果中,恶性肿瘤患者或者早癌患者中,主要集中在≥40岁患者中,而<40岁组患者常发生甲状腺癌变、肾脏癌变、乳腺癌;≥40岁组患者常发生肺部癌变、肝脏癌变、肾脏癌变、甲状腺癌变、胰腺癌变、宫颈癌变。为此需针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加强知识宣教和定期体检,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目前在筛查肿瘤组织时,常运用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两种手段,其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快捷、检测方便、灵敏度高等优势,虽然诊断价值较高,但仍存在一定误诊,因此需联合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X线检查能够了解胸部、肺部病变;CT筛查可提高肺癌诊断正确率。而乳腺高频钼靶检查具有图像清晰、无损害、无痛苦、方便等优势,更利于在临床推广,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首选方案;超声检查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方便、经济、群众易接受、可反复等特点,能够提高肿瘤检出率,利于分辨良恶性病变。

为了提高癌变检出率,还需做好以下几点建议:(1)重视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对于高危人群需每半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利于早诊断、发现、治疗,对于女性必要检查项目为乳腺、子宫,对于有胃部病变史者,需建议行胃镜检查,及时发现癌变,对于高度可疑者,需联合MRI、CT、胃镜等检查;(2)医疗机构因做好体检管理:随着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的改善,没病早防、有病早治已逐渐成为共识,由于目前体检内容较为单一化,无法全面确诊,对此需增加特殊的体检项目,加强规范化管理,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3)加强疑似肿瘤人群的随访工作:严格明确随访指征,落实好各项随访工作,同时注意完善客户登记分系统,确保在保护客户隐私基础上保证随访有效,加强相关知识宣传;(3)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体检流程:建立健全体检报告制度,联合多个科室共同完成调查;(4)强调体检工作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性:健康教育已成为体检必不可缺的一项方式,在医疗服务中心中发挥较为重要作用,通过多途径、多手段为人们讲解定期体检的重要性,能够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行为,帮助体检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5)合理安排体检项目。

参考文献:

[1]马玉,马雅静,李旭哲等.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的异常状态:分子水平肿瘤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33(1):12-17.

[2]施玉琴,任春花.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1):54-56.

[3]陈健康,吴永昌,陈慧昱等.西安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常见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状态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10):1628-1632.

[4]陆昀,李凤,鲍艳英等.在健康体检中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的方式方法探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2):138-139.

[5]刘丽秀,肖玲,邱仁娜等.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5,10(10):1545-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