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7
/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研究

胡峥,吕俊江

河南龙成重工有限公司 河南省南阳市 4745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今微电子技术、智能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了推动汽车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含义,进而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智能制造;应用;含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成为了推动汽车制造产业的新动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汽车产品生产质量和功能,为汽车智能制造与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技术功能集合体,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降低汽车制造能耗,保证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真正的实现智能化生产。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汽车生产线的生产精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阐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综合类学科,主要涉及了微电子领域、电子电力领域、信息领域、计算机领域、机械领域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推动电子产品智能发展进程,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1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是实现机电一体化功能的基础,也正是具有了数字化特点,才能够生产出性能更好、精度更高的汽车产品,可以保证汽车智能制造质量。    1.2安全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长期发展中,融合了检测技术、保护技術、报警技术,这些技术程序在遇到生产事故时,可以自动启动报警系统,避免相关产业链会停止生产,避免造成大量的不合格产品,浪费资源,确保智能生产线的安全性。    1.3广泛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兼容性非常强,适用于市面上所有常见的系统、接口、软件,这也提高了机电一体化技术适应范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市场中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主要应用

2.1机电一体化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传感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的重要进步,目前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智能通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传感技术的发展程度与智能制造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传感技术的发展程度越高,则智能制造产业的综合能力越高效,机械生产水平也越高。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投入,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产品的总体质量,降低了因产品缺陷所引起的成本流失。

2.2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生产方面的应用

数字化控制技术在机械生产领域的应用迈出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一步,数字化控制技术的融入,使得生产线不再单纯的依赖大量的操作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机器设备,通过设定好的既定程序,或通过智能化的自学习过程,对生产机械进行全过程的控制。随着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智能设备,对生产程序进行优化和改进,杜绝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减少产品质量缺陷。

2.3机电一体化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智能制造领域的又一发展浪潮,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集成了多专业多领域的先进技术,涵盖了传感技术,智能控制,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目前智能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减少了信息的重复传输,提高了信息识别的准确性,提升了机械工具的生产效率。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3.1ABS领域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ABS领域,可以根据系统编程信息限制汽车后轮移动,ABS与制动器相互作用下,可以迅速降低汽车行驶速度并制动,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系数,这也是汽车智能化制造的功能表现。在过去由于技术限制,汽车行驶中缺少ABS系统作用,汽车制动只能凭借后轮制动,难以提升汽车行驶的制动力,降低了汽车行驶中的安全系数。所以,为了提升汽车运行安全,通常是在前轮安装ABS系统。据有关调查表示,后车轮ABS在刹车时由于方向难以控制,因此会增加危险系数,如果道路较滑可能会出现汽车失控。而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计算汽车ABS在不同位置上安装的制动性能,并且ABS系统可以检测到汽车运行情况,计算汽车制动的最佳时间,实时调整汽车制动力,避免汽车制动中产生抱死问题,有效提升了汽车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实现了汽车智能化行驶。防抱死生产需要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分析系统完整性,对ABS系统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控制整个生产流程,采用标准化接口可以减少生产线的设计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3.2自动变速器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动变速器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强化变速装置档数、降低损耗率、提升传递动力系数、有效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从而实现汽车智能化制造,保证汽车产品运行的舒适性、安全性。在变速器生产中,可以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系统检查汽车制造情况,电子监控设施可以实时获取数据信息,智能选择开关程序、开关自动跳合、换挡信息等,并根据变量液压自动换挡。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自检,对汽车生产电路、电子监控进行检测,监测中如果报警系统没有动作,表明自动变速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如果变速器故障,则系统会自动切换到非电控工作形态,确保变速器运行的稳定性。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变速器智能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变速器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个别生产企业已经融入了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业智能机器人,主要是应用了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劳力投入量。工业机器人可以甄别变速器信息资料,并根据智能编程、大数据、专家系统完成全过程生产操作,并且内部配置了机床空间误差纠正系统,可以保证生产精度,有效提高了变速器生产的合格率。    3.3激光测距雷达    激光测距雷达作为当代汽车重要的设备,主要安装在汽车前方部位,通过光束反射、折射来判定前方障碍物大小、距离。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激光雷达会不断发射激光,一旦遇到障碍物会造成激光散色,根据接收的激光信息,即可判定前方障碍物的距离,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持续跟踪障碍物,不断获取前方信息,判定障碍物的运营情况,一旦与障碍物距离过近,系统将会自动报警,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司机可以根据系统提示降低车速或改变驾驶方向。可见,在激光测距列大领域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丰富汽车智能化制造功能,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在实际生产当中,数控生产可以确保激光雷达的生产精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CPU和总线结合模式,结合在线诊断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激光雷达的三维仿真,检测雷达的使用个功能,为后续生产参数调整奠定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不仅可以实现智能生产模式,还可以提升智能汽车发展进程。当今,在激光测距雷达、ABS系统、自动变速器等领域都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沛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No.261(09):155.    [2]崔国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02):211.    [3]卞如芳.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