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 “学困生 ”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3
/ 2

浅谈农村小学 “学困生 ”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张群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中心小学

 摘 要:学困生问题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难题,成功找到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是目前实现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促进小学基础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乡村学校,尤为突出,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学困生的学习时常困扰着我,但是我们要想实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基础教育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了解学困生,转化学困生就成了小学教育的重点。农村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相对较多,导致学困生出现的因素也很多,所以,要想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采用有效方法,成功转化学困生是关键。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寻找转化策略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小学老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分析、总结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采用积极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成功转化,增长他们学习自信,是小学老师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那么,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呢?我觉得转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认真分析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是自身原因 。自卑心理严重,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常常受到父母的责备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致使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最终导致厌学、逃学等问题。 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态度决定成败。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是重要原因,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控能力差,上课不专心,作业爱抄袭,不爱动脑筋,禁不起诱惑,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一旦失败就放弃努力,最后沦落为学困生。三学习习惯不好。农村小学的孩子由于父母忙于农务或者能力有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学习惯,导致学生在学习上过于随性,认识不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比如,上课不认真、作业拖沓、字迹潦草、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积极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质量。我们知道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老师交流解决问题的主要平台,而作业就是巩固和复习课堂所学东西的手段和方法,如果学生在这两方面不认真、不积极,再聪明的孩子也很难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学懂、学透。再加上,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是爷爷奶奶带,他们要么不会带孩子,要么自身能力有限,再加上父母忙于农务或者外出打工,没有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学习好习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也影响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四学习方法不当。 在学习中我们发现,方法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农村小学的学生常期生活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父母要么顾不上,要么在外务工,要么没有意识到学习方法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就没有掌握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习费力,成绩却不见提升。小学生年龄还小,他们一来也认识不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二来在课堂上只关注知识的吸收和获得,对于老师教的学习方法置之不理,不够重视,自己又总结不出来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没有规章,看着一直在学习,成绩却令人担忧。比如,我曾经带的一个学生,上课也认真听讲,作业从不拖沓,甚至课间别人在玩,她都在座上背东西,可是学习成绩平平。可见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关键的不在于态度,在于方法。要是她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劳逸结合,她用一半的努力就能名列班级前列。所以,作为小学老师,我们一定要抱着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既给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学困生的出现,也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 针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

(一)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教学

农村小学学生比较难教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父母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学生,爷爷奶奶对学生过于溺爱,教育方法不当等等,久而久之都会让学生陷入学习的困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想转化农村小学学困生的现状,老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需要、态度、知识基础,引导他们慢慢改变。比如,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困生,老师就要在教学中想办法培养他们学习习惯,让他们努力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下认真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及时问老师,不要让问题过夜;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老师就注意在方法上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困生,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等。只要老师在教学中了解学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就一定能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提高学生成绩,推动小学教学的发展。

(二)关爱学生,重拾“学困生”信心    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失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心理抚慰,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和克服困难;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外界的关爱,帮助他们重新拾回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只有首先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才能进一步帮助他们走出学困生。往往老师微乎其微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给予他们莫大的鼓励。例如当他们做对某道习题或是考试有进步时,及时的给予鼓励;当他们遇到难题时,给予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在他们的试卷或作业本上写几句勉励的话语。这样,帮助他们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功的自信心。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的代价。

(三)、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主动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新时代农村小学教师的我们,教育学生要耐心并善于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只要他(她)有一点点进步。都予以鼓励,并引导他们参与对问题的共同分析、探讨和再发现,让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困生的转化过程就是学习习惯的改变过程,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转折时期,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要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应该培养他们良好学习行为习惯,让他们重视每一次学习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完成作业,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学困生也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让我们带着赏花的心情教学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成长,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转变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我相信只要对他们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用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多一份爱,少一分斥责,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1]王建军.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

  [2]雷国山.用爱心点燃学困生的希望之火[J].新课程(小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