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30
/ 2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分析

张 震

格尔木市教育局 816099

摘要:学习数学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应用题时初中数学的重点,尽管小学阶段我们已经接受过应用题学习,但是初中应用题的难度有所增加,逻辑性较强,需要学生理解题目描述,解题方式灵活,很多题目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考查学生能否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活学活用。这就需要老师更新教学方法,探寻更好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们的解题能力。所以本文就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老师们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解题技巧;分析

引言

应用题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有关事实,反映某种数量关系,并求解未知数量的题目。解应用题不仅可以展示出学生的数学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教学直接关乎着新课标中“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实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对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展开分析。

1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枯燥

老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过于枯燥,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应用题融合了数学知识以及阅读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初中数学开始接触更高层次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思维灵活性,再加上初中数学内容多,一旦没有集中注意力,学生就会追赶不上老师的教学速度。教师往往把问题分成“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流水问题”等,一类问题一种求解模式,这种按文字陈述内容分类的教学策略,并没有反映问题解决的本质,套用公式做题,导致思维僵化。

1.2应用题型单一

同一个应用题中考查的基本上是同一个知识模块下的知识点,并且会配备一到三个问题,问题间具有关联性。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集中考查每一模块下知识点的搭配运用,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加强理解,但是在实际的考察时可能需要应用到不同的知识点,如何基础不牢就会影响答题,甚至会影响后续问题的解答。

1.3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兴趣不高

很多学生对应用题有抵触心理,一见到应用题就“头大”,还没开始做就断定自己不会做,做不对。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解决应用题往往用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基础较差的学生知识底子薄弱,个人不具备完整地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再一个就是理解能力不足,不善于将应用题中的文字转换为符号、图形、表格、方程、不等式等方式来理解。

1.4应用题脱离实际

现代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诸多的弊端,无法科学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以及核心素养。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学习的知识只会用来“解题”,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不知如何处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教师往往会将一个问题简单抽象成一个单一数学问题,并指导学生对这一类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进行死记硬背,不注重题目的切实意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1.5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老师在授课时将自己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在讲解时也抛弃了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单方面的输出知识,不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弃题目描述,直接将其中的数学关系提出来讲解,将应用题变成了枯燥的计算题。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以至于学生自己解题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切入。

2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分析

2.1丰富教学方法

应用题讲解除了传统的板书讲解方式,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授课,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片的方式,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数学符号解决应用题常常更为简便,让学生认识到符号运用的优势,明白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灵活使用数学符号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个重要举措,学会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2.2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整个应用题的求解过程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求解方法进行回顾、评价与反思,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比如说大家熟悉的鸡兔同笼问题,有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多种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比较每种方法的优劣,从而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解题方法。

2.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在应用题教学时要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学生从心理上去努力尝试,积极地思考问题,体验应用题的学习乐趣,培养解题的成就感等。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迅速培养应用题的“题感”,从而提升解题的自信心。

2.4数学问题生活情境化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中,也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应用题其实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应用题的时候,应注重培养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

2.5提升教师的引导能力

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在课堂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和思考,这样学生能够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解题体系。

结束语:应用题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数学知识掌握水平。当前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应用题为知识灵活应用创设了环境,学生将数学用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习兴趣。但是部分老师在应用题教学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需要老师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本文对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的分析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聪. 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王龙庆. 激发学生兴趣,巧用解题技巧——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19):P.281-282.

[3]陈爻娟.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综合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8, 000(008):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