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问题与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9
/ 2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问题与策略研究

刘陵柱

平邑兴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273305

摘要:工业企业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以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也给我国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关键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对策

引言

工业企业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新的发展需要下,必须认识研究目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提高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水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1工业企业强化环境污染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1生态环境的要求

我国一直在大力提倡发展可持续经济,然而当前部分工业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仍旧采用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这些工业企业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未能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崩溃局面,工业企业必须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防范工作。

1.2满足社会用户的绿色消费需求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关注、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因此,工业企业要想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就必须树立先进的绿色环保观念,自觉承担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责任,积极开发设计绿色产品,降低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便适应人们绿色消费的发展需求。

1.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时代要求

传统工业企业如果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一味坚持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原则,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忽视对内部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就会导致周遭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进而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环境污染管理,利用先进节能技术不断提高内部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自然与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2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环境法制建设环节薄弱

环境法制的建设在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法律法规,环境污染的管理就没有依据和强制力。虽然我国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是相对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首先,现有法律体系中原则的规定比较多,但是涉及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比较少,在实际中执行比较困难。其次,针对很多工业企业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缺乏规定,一些企业做出了污染环境的行为,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得不到相应的惩处,一些企业甚至钻法律的漏洞,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另外,在环保法律执行中,往往缺一个强有力的执法队伍,环保法律权威和效力得到削弱。

2.2政府和企业都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并且政府对于环保工作做的好的企业并没有适当的奖励和政策倾斜,而且很多工业企业利润率比较低,所以工业企业将足够资金用于污染治理的动机不强,所以污染治理投入较少。政府对环境领域财政投入也不足,很多时候只能依靠舆论宣传手段,通过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较少,导致环境污染管理效果不佳。

2.3工业企业高层领导对环境问题认识和重视不够

工业企业如果企业的高层领导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不重视,认识不足,没有社会责任的担当和长远的发展眼光,那么工业企业很难做好环境污染的管理。特别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将环境污染问题抛之脑后,甚至躲避检查,偷偷排污,严重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

3加强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相关策略

3.1加大企业对环境污染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并落实到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层面。企业应该不断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等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这对于解决企业污染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企业还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企业科技创新的力度,鼓励相关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能源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来看,加大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仅能够获取生态环境层面的效益,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完善环境标准及监督体系

应充分吸取国外环境标准体系研究的先进经验,在结合我国工业企业环境污染及其污染治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完善以工业企业经济建设为导向的环境标准体系,并将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到环境标准体系内容中,促使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与国外环境标准体系实现无缝接轨。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为其建立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类别、分程度根据环境污染将行业进行排名,从行业特点出发制定针对性强的排放标准,并实施与行业生产活动相结合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在强化行业生产管理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一切资源、能源的可利用率与再使用率,力争在生产活动中就消除污染。再者,完善国家环境标准后,应建立健全地方环境治理的舆论监督机制,强化对各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督。

3.3建设绿色文化品牌企业,创新生产技术

工业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全体员工的节能环保教育培训,培养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责任感,促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健康建设的重要性。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业企业要注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企业在内部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环保道德规范,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先进的环保观念,积极投入到绿色环保建设事业中。与此同时,工业企业要加强对环保节能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设计开发更多的绿色产品,并提升企业的绿色产品质量,避免各项资源的浪费,促使我国工业朝着环保化、科技化以及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3.4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直接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因此构建绿色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污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实施中,工业企业绿色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首先,作为工业企业的领导必须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原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必将会被淘汰,绿色发展才有出路,才有未来。其次,企业应重视企业绿色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另外,通过一系列考核,来养成员工的绿色行为,构建企业的绿色文化。

结语

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统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工业企业要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绿色环保文化教育,促使员工形成正确的环保理念,进而有效打造具有特色的绿色企业文化,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推动整个行业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因此,应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制度,完善环境标准及监督体系,强化环境立法,开通“绿色渠道”、实施绿色化管理,并立足于行业特点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才能全面推进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步金慧.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及优化研究[J].环境管理,2018,43(8):13-16.

[2]杨琉璟.小议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9):94-95.

[3]阚慧,焦涛.乡镇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及整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