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在儿童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血液检验在儿童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陈彩虹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湖南 常德 415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儿童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运用血液检验的价值及效果。方法:本院调查研究开展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将80例研究对象按照贫血类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对照组为缺铁性贫血患儿,两组患儿各有4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MCH(278.6±6.68)明显低于对照组(326.28±7.12);实验组MCV(75.57±5.43)显著高于对照组(67.36±3.57);实验组Hb(22.37±1.26)较之对照组明显较低(24.66±3.58);实验组RBC(19.36±2.33)与对照组(15.21±2.18)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将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可明确判断患儿的病情和贫血类型,指导病情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治疗科学的参考依据,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血液检验;儿童;贫血诊断;鉴别诊断;运用效果

儿童贫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血液型疾病,由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下降,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且形成组织供氧不足导致,还会诱发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多种感染等并发症,并降低患儿免疫水平,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鉴别诊断方式[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贫血患儿展开血液检查,现将具体检查结果做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患儿共纳入80例,收治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根据患儿贫血类型分设两组。实验组患儿共计40例,均被确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年龄区间24-95岁,年龄均值为(38.36±2.44)岁;其中包括25例男患儿和15例女患儿。对照组患者共计40例,均被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患儿年龄区间25-91岁,年龄均值为(37.35±2.33)岁;其中包括23例男患儿和17例女患儿。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基本一致,P>0.05,存在对比的价值和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血液检查,具体操作步骤为于清晨空腹时对患儿采用EDT-K3真空抗凝管抽取2毫升静脉血,随后缓慢颠倒真空管,大约3次后便可使静脉血液混匀,期间不得剧烈晃动标本,以免出现溶血现象。完成采集后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同时记录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平均浓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受检儿童的MCH、MGV 、Hb、 RBC。MCH正常参考值为26.5-33.5pg,Hb正常参考值为110-160g/L,MCV正常参考值为80-97fL,Hb正常参考值为110-160g/L,RBC正常参考值为(3.5-5.5)×1012/L。

1.4数据处理

对血液检验应用价值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所应用软件为SPSS22.0统计学软件,以(5ef2c7362d18d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的形式描述血液检验结果;以(n,%)的形式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数值分别采用T值和卡方值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之间存在对比意义。

  1.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液检验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指标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1.分析两组不同贫血类型患儿的血液检查结果5ef2c7362d18d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s

组别

例数

MCH(g/L)

MCV(fL)

Hb(pq)

RBC(%)

实验组

40

278.6±6.68

75.57±5.43

22.37±1.26

19.36±2.33

对照组

40

326.28±7.12

67.36±3.57

24.66±3.58

15.21±2.18

30.8874

7.9903

3.8161

8.2257

0.0000

0.0000

0.0003

0.0000

3.讨论

贫血主要由机体缺乏正常的铁储备或者机体铁储备超出需求,引发血细胞容积持续下降,血红蛋白浓度持续减少。若患儿机体铁元素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下,还会改变患儿的红细胞充盈度,使红细胞大小发生改变。因此,多数患儿在进行血液检查时,检查结果都会出现红细胞体积不均匀现象。但是由于贫血疾病的复杂性,THAL和ADL的病病理机制较为相似,易出现误诊误治现象,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2]

目前,对于THAL诊断主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判断,主要检查患儿的血红蛋白,并调查患儿的病史,明确患儿是否有家族THAL史,根据基因分析实现THAL的诊断。期间主要将铁代谢指标和血常规血液参数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给患者应用骨髓铁染色检查,当患儿可染铁在骨髓铁染色骨髓小粒中逐渐消失时,则可获得缺铁诊断的“金标准”。但是上述项目,具有诊断时间长、诊断费用高等特点,且此种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一定危害,因此无法作为贫血疾病的主要诊断手段[3]

大量研究表明,血常规因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势,且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完善,血液检验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可提高患儿依从度和配合度,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缩短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指标。

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液检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贫血患儿MCA 、 MCV 、Hb、 RBC均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并能够实现对患儿贫血类型的分辨,以便更好的为患儿进行治疗,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提升患儿的治疗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贫血的鉴别与鉴别诊断应用血液检查,不仅可详细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还能依次为患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预后效果,临床借鉴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芳.血液检验在儿童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179-180.

[2]李翠.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128.

[3]赵连杰.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