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元素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元素渗透

武玉彩 1 何迟 2

甘肃省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742100 2.甘肃省西和县何坝镇中心小学 742100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数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感知生活和世界,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为了更好的展现数学课程的价值,教师应该加强生活元素的渗透,在实际生活和学生的数学学习间构建桥梁,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使得学生可以在局限的课程中获取到更多。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元素渗透

前言:在现阶段,教学改革正在不断的推动当中,如何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每一位教师在课程当中深思熟虑的课题。而生活化教学则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能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中更加轻松和愉悦等,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非常关键。所以,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应该实现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使得理想的课程成效得到不断的达成。

  1.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价值

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只有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立足于生活背景下,所开展的知识传授才有价值和意义,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以往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由于部分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是比较严重的,可能与生活背景相脱离,这样就会使得知识在呈现的过程中过于抽象,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现代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课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这样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展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并使得学生在实践当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至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一定要不断的加深在此方面的研究,使得知识的引入价值得到展现。

  1.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元素的引入对策

  1. 拓展生活元素,推动教学改革

在数学课程实践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实践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1]。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应该加以“生活化”的处理,使得教育改革得到更好的推动。在这其中,教师应该结合课程中的知识点,巧妙的进行生活情境化的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中产生更加浓烈的学习兴趣,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例如,在讲解《比例》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使得学生对“比例”的内涵和意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的支持下为学生呈现中国的地图,将比例部分放大,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你知道在地图当中这部分代表什么意思吗?”让学生进行思考和阐述,在后续的课程开展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在后续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大和缩小的功能,使得学生感受到图上差距和实际差距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更好的掌握和比例相关的知识,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 创设生活情境,推动教学改革

生活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下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距离拉近,使得理想的课程效果得到达成[2]。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借助生活更好的进入到情境当中,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例如,在讲解“圆的性质”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贴合生活中的常见情境,使得教学改革得到更好的促进。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汽车行驶中车轮不断转动”的画面,让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在后续当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轴心和圆边任意上的一点之间的距离产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尝试着自己对圆的性质进行总结和归纳等。这样就可以使得教学改革得到推进,让课程在实际开展中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不断地提高。

  1. 布置生活作业,推动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要想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就一定不能局限在课程中,而是应该朝着课外不断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教育改革得到更好的推动。所以,在课前、课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小任务,让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让教学改革得到促进[3]。例如,在讲解“负数”一课后,当学生对“负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的任务——“寻找生活中的负数。”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找寻负数,并将找寻到的拍摄成图片,在后续的课程当中呈现。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照自己找寻到的负数,说一说负数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具体含义等,使得教学改革得到不断的推动,促使教育在开展中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不断的提升。

  1. 拓宽生活实践,推动教学改革

数学知识最终的学习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应该让学生实现理论结合实践,这样知识的传授才会更加有价值和意义。所以,在课程的开展中,应该对生活实践进行拓宽,使得教学改革得到推动。例如,在讲解完《统计》一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划分成小组,在课后以小组的方式自选主题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整理和归纳,并对表格进行制作。在后续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表格呈现出来,看看哪一小组选取的主题最为新颖、主题数据的呈现更加清晰。使得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更好的夯实知识,使得教育的改革得到不断地推动。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不断的加强生活元素的引入和渗透是非常关键的。能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优质和高效。所以,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应该拓展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情境、布置生活作业、拓宽生活实践等,使得教学改革得到推动,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牛建平.小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J].学周刊,2020(15):27-28.

[2]金晓慧.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J].学周刊,2020(15):29-30.

[3]蔡国元.基于教学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激趣”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1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