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研究

杨兴莉

隆昌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 隆昌 642150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因为多方面的限制原因,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没有被重视起来。儿童在婴幼儿阶段在获取语言时的相关表现,能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影响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相关因素,以此来改善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儿童;语言发展;社会因素

  1. 影响儿童早期母语发展的因素

儿童在母语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生理基础相同,认知能力也存在一定得共同特点。在儿童进行语言要素习得阶段,儿童的学习时长、学习效率还有先后顺序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儿童本身的生理基础、认知系统以及语言复杂情况所影响,这种情况下,对于不同语言的儿童有着较高的相似度[1]。不过因为习得的语言系统存在差异性,并且儿童生活的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在母语差异的儿童当中,会呈现出带有个性与特性的情况。

另外因为发音的生理结构上基本一致,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共性,相对容易掌握的读音会被率先习得,相对困难并且带有特点的读音往往需要反复的学习。针对我国的儿童来说,掌握相对较晚的读音就带有浓厚的汉语读音特点,比如zh、ch、sh等等,这与人类口腔功能特别是运动功能而言有着相反的特点,而且很多情况下容易与其他音混淆,鼻音韵母发音相对较难,第三声降升调照比其他读音也难以习得。在儿童词汇以及语义的发展过程中,更大程度上会受到认知水平发展的影响。儿童群体的词汇以及语义结构发展顺序往往会因为认知水平的发展受到影响。比如有着明确作用的词语通常要比相对抽象的词语更容易掌握,在发展的形式上往往也是按照从简单到困难。再有,语言体系的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对于儿童的词汇以及语义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表示,英语母语的儿童人称代词的发展情况往往落后于我国儿童,其根本原因在于英语代词系统更加复杂且多变。语法上,儿童的第一语言语法发展顺序基本上为从简短到复杂的过程,并且从实到虚。儿童学习句法往往会同时掌握内在以及外资的语法结构。我国的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语法方面与其他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语音、词汇系统方面,儿童学习汉语语法系统过程中,个性特点通常十分显著。总结来看,影响儿童母语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语言发展生理结构,比如儿童发音的器官使用,或者儿童语言天赋。生理结构是一种客观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中往往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同时无法被外界因素所取代。儿童的认知水平也是影响儿童早期母语发展的因素,认知系统的构建决定了儿童语言材料的产生,儿童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持续的把所见所闻加入到自身的认知系统当中。语言规律系统以及复杂情况对于儿童的母语发展在时间以及顺序上有着影响作用。儿童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以及语言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 影响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社会因素

孕育在母体当中直到出生,儿童在这一过程当中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到儿童的语言发展,并且作用十分明显。因为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变化,生活的基础与条件都在不断的提升,并且生育方面的政策不断推行,当前整个社会对教育水平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尽管通常情况下,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显示,儿童的第一语言以及第二语言发展阶段,儿童对于所学的语言过早的掌握通常并非是理想的结果。不过因为目前社会竞争环境不断加剧,儿童多久开口讲话以及语言水平的发展程度都成为外界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判断标准。很多年轻家长尝试在各个角度来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以及智力发育水平[2]。当需求不断提升,市场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以及相关产品。并且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儿童的早期语言发展,家庭针对儿童的智力培育通常是在多角度且长期进行的,通过调整生活环境的多种因素来提升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

通常生活在城市的家庭往往都会在怀孕期间就开始对儿童的语言进行培养。相关研究结果现实,借助相关设备或者工具与胎儿进行交流,的确能够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以及智力发育,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家庭条件一般的情况下,怀孕期间通过音乐的节奏来影响胎儿以及胎儿出生之后的表现,程度上要明显优于语言沟通的作用。怀孕阶段和胎儿建立语言沟通,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胎儿出生之后对家长声音的辨别水平,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外在形式,对于能否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以及智力发育,并且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无法有效证明。胎儿阶段的语言输入对于儿童早期的语言水平具不具备有效的促进作用,仍然需要验证。

语言材料的反复刺激。在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阶段,通常会针对输入的有效性进行相关探讨。现阶段,借助录音设备为儿童提供清晰、生动且动听的语音材料,在技术上十分普及,但是其中有多少内容真正能够被儿童所接受却不得而知。大量的实践证明,人类在早期的语言发展阶段就能够辨别出语言以及真实声音的不同。当儿童在掌握了初级的语言能力之后,歌曲、故事等独白形式的语言材料在高频率的循环刺激下,能够对儿童的早期语言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很多家长特别是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家长群体,通常会有意识的采取语言教学,这对于提升儿童的早期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沟通与交流时锻炼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语言是大部分人类天生的社会性行为,所以早期的语言发展一定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岁左右的儿童,通常对语言的掌握会呈现逐渐接受的情况,对于父母发出的简单指令会辨别并且执行,能够听懂简单的词语,同时会按照个人的爱好进行语言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与父母之间的交流逐渐密切,是第一语言学习阶段的积极参与者。儿童在早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身边的家长以及亲朋通常会下意识的使用一种类似语言的行为或者声音与儿童建立沟通,但是采用的方式通常会比儿童的语言面貌更加复杂,看上去系统并不完整,但是却没有制约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并且会往往帮助儿童获得语言的学习。这种形式在儿童学习说话的阶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其中也有着一定不可控的因素[3]。语言的输入方在语言面貌、身份角色上都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父母是儿童最为亲密的社会伙伴,在对儿童进行抚养以及教育阶段,父母任意一方的缺失对儿童的全面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家庭结构方面相对复杂,隔代抚养以及单亲抚养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对于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在与儿童建立沟通的过程中,采用的语言在重复频率上、与儿童亲密的程度上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对儿童的语言学习造成影响。同时父母的社会身份以及文化水平等因素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儿童早教资源逐渐丰富,这对于父母培养儿童语言水平有着帮助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各种图画教材十分受欢迎,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的认知结构的建立,让儿童的智力水平以及语言发展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资源。

结论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影响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相关因素,从母语发展和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儿童语言的发展对于其自身的成长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了解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积极提升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教育质量,积极利用多种资源,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儿童的语言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莉, 周兢. 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及其对早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 047(005):113-128.

  2. 曾庆煌, 曾仁和, 连文昌,等. 早期儿童语言发展与脑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 040(002):185-187,198.

  3. 苏怡, 谢帆. 汉语孤独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语言及沟通发展水平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18, 000(002):1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