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 2

肠道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毕鹏飞

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800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消化系统功能最重要的一段。人体的肠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3大段。肠道肿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性,会导致患者出现肠胃不适,诱发肠胃疼痛等,严重的会影响患者正常的饮食生活。因此了解肠道肿瘤,关注自身肠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肠道肿瘤的患者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贫血、消瘦、大便次数的增多、大便性质的改变,如粪便变形,并且有黏液的血样便,有时会出现腹部的包块和肠梗阻的症状。好发部位以直肠为主,乙状结肠其次,其它部位较少。肠道肿瘤的症状与肠道肿瘤发生的部位密切相关,例如发生在升结肠、肝曲,则容易出现肝脏的转移,往往伴有右上腹和肝曲的不适。而乙状结肠的肿瘤则表现为左下腹和左侧腹的疼痛。直肠的肿瘤可以多表现为直肠梗阻、大便习惯的改变、腹泻等。因此,肠道的肿瘤发生的症状要根据肿瘤的部位进行鉴别。

  1. 肠道肿瘤早期症状

肠道肿瘤是一种起因复杂的癌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早期肠道肿瘤症状不明显,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发病初期并不会受到患者特别的重视。

  1. 腹胀及腹泻

肠道肿瘤早期,患者会出现腹胀和腹泻的情况,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变化情况,比如大便次数增多或是腹泻等。患者在便前会有腹痛感,病情加重后还会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患者一定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1. 中毒症状

肠道肿瘤患者会出现患部部位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的情况,表现为低热、贫血、附中等症状,消瘦和贫血是最典型和最明显的症状。

  1. 便血

便血使肠道肿瘤出现的早期症状之一,其中不同部位的肠道肿瘤便血出现的性质及时间是不同的。直肠癌患者便血出现较早,前期出血量小,多为大便附有血痕。部分患者在排便后会排出量渐多,呈滴状的新鲜血液。乙状结肠癌患者由于乙状结肠与直肠紧挨,其便血症状与直肠癌相似,但由于粪便停留时间较长,血液颜色会变黑,出现黑紫色的大便,且这一症状出现时间相对要晚。

  1. 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习惯改变体现在患者大便时间及次数增多或减少,还有腹泻、便秘等情况的突然出现。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会增多,但是排便量却很少,有时候根本没有粪便,只会排出血液和粘液,同时会伴有排便不尽的感受。一些患者会出现便秘与腹泻症状交替反复,或是大便开始干燥而后变稀的情况。

  1. 肠道恶性肿瘤症状

肠道恶性肿瘤分为小肠肿瘤、结肠癌、直肠癌,其症状有:

  1. 腹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因肿瘤的牵伸、肠管蠕动功能紊乱等所引起,可为隐痛、胀痛乃至剧烈绞痛,当并发肠梗阻时,疼痛尤为剧烈。

  1. 肠道出血

肠道出血常为黑便或血便,有的会有大量出血。

  1. 肠梗阻

肿瘤引起的肠腔狭窄和压迫邻近肠管亦可诱发肠扭转。

  1. 包块

腹部包块为主,活动度可以,有时有触痛。

  1. 肠穿孔

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结肠癌也可能出现穿孔。

  1. 类癌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面、颈部和上躯体皮肤潮红;大多见于类癌而有肝转移的患者。

(七)结肠癌

结肠癌的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症状不同:1.右半结肠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2.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

(八)直肠癌

直肠癌可能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

三、肠道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措施

肠道肿瘤的病因较多,主要有遗传原因,溃疡性结、息肉病等引发,寄生虫病引发等。据统计,有肠道肿瘤家族史人群患肠道肿瘤的几率高于普通人群的2到6倍,而多种遗传疾病和癌基因也与肠道肿瘤的发生相关。

肠道的肿瘤治疗方法首要就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有手术指征的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按肠道部位,如结肠直肠等出现的肿瘤,根据不同方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进行手术的切除。手术切除之后,需要进行化疗的治疗,最好就是配合化疗的治疗。化疗的治疗通常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的药物进行。另外是放射性的治疗,放射性的治疗包括术前的放疗,术中的放疗以及术后的放疗。

四、肠道肿瘤的预防措施

  1. 改善饮食习惯

改善饮食习惯,需要合理安排每一天的饮食,首先是饮食结构。要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在主食中要添加粗粮和杂粮,不能吃的过于精细;要少食用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特别是要改变以肉类为主的饮食习惯,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食物、肥肉等。

  1. 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是预防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肥胖人群,一定要进行运动,以控制自己的体重。肥胖是大肠癌的诱因之一,长期肥胖不进行体力活动,会大大增加患癌的风险,特别是腹型肥胖人群。长期锻炼的人患癌几率更小,身体免疫能力也能得到增强。

  1. 定期体检

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肥胖者、40岁以上男性、家族有相关遗传病史者。这部分人群应密切关注肠道健康,当定期对肠道进行检查,尽早发现情况,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