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 CT 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多排螺旋 CT 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临床效果分析

李佐

衡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1

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在行多排螺旋CT诊断时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选取106例于我院收治的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3例,分别采取多排螺旋CT和常规超声诊断,对两组患者的病况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诊断,研究组结节增生的发生率为28.30%,血管瘤的发生率为15.09%,脂肪缺失发生率30.18%,肝癌发生率18.86%,检出率为92.45%;参照组结节增生的发生率为20.75%,血管瘤的发生率为18.86%,脂肪缺失发生率16.98%,肝癌发生率15.09%,检出率为71.69%。结论:与常规超声诊断比较,多排螺旋CT在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中准确率较高,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脂肪肝;肝脏结节性疾病

通常在临床中,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的发病率很低,其病情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而病灶往往分布于正常的肝脏包膜之下,不过其病灶本身并无包膜,形态呈不规则状,大小亦无统一标准,形态各异。从已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多数病灶会存在出现异常血管走形[1]。为了采取有效的治疗,准确的诊断在前期十分有必要。而以往的诊断中多采取常规超声检测,但是该手段的检出率较低,临床中出现误诊的情况较多,耽误患者采取及时救治,延误病情。为了进一步对诊断方案进行探索,本文试分析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选取106例于我院收治的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27例,年龄25~57岁,平均(41.14±4.02)岁,病程2~9年,平均(6.91±2.08)年;参照组男性25例,女性28例,年龄26~58岁,平均(41.28±4.11)岁,病程2~8年,平均(6.78±2.07)年;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5ee6e815cbe0a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组别

n

年龄(岁)

病程(年)

研究组

53

41.14±4.02

6.91±2.08

参照组

53

41.28±4.11

6.78±2.07

T

\

0.177

0.322

P

\

0.859

0.747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被确诊为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已成年,可自主作判断;无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知情研究且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脏器类疾病可能对结果有影响;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与人员沟通;已纳入其他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超声扫描,扫描期间患者取仰卧体位,对于右上腹进行扫描,扫描完毕后取左侧卧位,并再次进行扫描。

研究组采取多排螺旋CT诊断,首先需要对仪器做好校对,患者取仰卧体位,将扫描厚度设置为8mm,螺距1.5mm,电流270mA,电压120kV;同时于患者静脉内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达到增强扫描效果的目的。给药方式以高压注射器注射,给药完毕后分别对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缓期加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在诊断过程中,如果患者动脉期表现增强,门脉期以及延缓期速度降至低密度,则诊断结果为恶性病灶。若动脉期增强,门脉期以及延缓期密度一致,则表示诊断结果为良性病灶。在检查完毕后对查出的病变类型和确诊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分析,计数资料以5ee6e815cbe0a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表示,计量资料以5ee6e815cbe0a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表示,t检验。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诊断,研究组结节增生的发生率为28.30%,血管瘤的发生率为15.09%,脂肪缺失发生率30.18%,肝癌发生率18.86%,检出率为92.45%;参照组结节增生的发生率为20.75%,血管瘤的发生率为18.86%,脂肪缺失发生率16.98%,肝癌发生率15.09%,检出率为71.69%。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病况检出率对比(5ee6e815cbe0a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组别

n

结节增生

血管瘤

脂肪缺失

肝癌

检出率

研究组

53

15(28.30)

8(15.09)

16(30.18)

10(18.86)

49(92.45)

参照组

53

11(20.75)

10(18.86)

9(16.98)

8(15.09)

38(71.69)

5ee6e815cbe0a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0.167

0.267

2.564

0.267

7.759

P

\

0.682

0.604

0.109

0.604

0.005

3 讨论

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为肝细胞肝癌,良性则为肝血管瘤。从疾病的影像学检验来看,通常在诊断结节性增生时容易与纤维板层型肝癌混淆,尤其在传统的超声检测中,图像显示不明确,导致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早期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时,传统的超声诊断技术很难准确测出病因,甚至与健康肝脏混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2]。由此可见,有必要对其他的诊断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与常规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得出更具优势的诊断模式,为后续诊断工作提供帮助。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结节增生的发生率为28.30%,血管瘤的发生率为15.09%,脂肪缺失发生率30.18%,肝癌发生率18.86%,检出率为92.45%;参照组结节增生的发生率为20.75%,血管瘤的发生率为18.86%,脂肪缺失发生率16.98%,肝癌发生率15.09%,检出率为71.69%。具体分析为:多排螺旋CT中增强扫描可以加强血管造影,通过增强后的影像学显示,可以十分清楚地反映出病灶内部血管分布,由此可以看到肝脏结节性疾病病灶内部的血管分布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另外多排螺旋CT还有一项明显的优点为呈像较快,在扫描过程中对于肝内病灶供血特征反应十分全面,从而使术前的确诊率大大提高[3]。最后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在脂肪肝背景下,准确诊断出结节性病灶的位置其实难度很大;若病灶较大时检验工作展开相对顺利,但是如果病灶较小时,例如半径低于2mm的病灶,其纤维短小,中间位置也不存在瘢痕,因此在探测过程中采取常规的超声检测不利被发现。而在应用多排螺旋CT扫描时,因为该设备具有穿透性,对于规格较大和组织周边分析较窄的病灶在判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诊断意义极佳。

综上,采取多排螺旋CT在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中可显著提高准确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婷婷,何冠勇,张珍,etal.肝脏脂肪变性对瞬时管电压切换单源双能CT物质分离技术量化评估肝脏铁过载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3):229-232.

  2. 王燕,杨德平,汤明荣.肝脏相关疾病患者ALT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s1):128-130.

  3. 宋宇,张鹏,许尚文,etal.CT评估脂肪肝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8):701-705.

医院全称:衡阳市中医医院

姓名:李佐

性别:男

科室:放射科

邮箱:lz626@163.com

出生年月:19826

籍贯:湖南衡阳

民族:

职位:医师

职称:中级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毕业学校: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