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楼姗姗

浙江省义乌市前店小学

摘要:本文对我校1—5年级学生身体形态、视力和体能素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对学生家长座谈等方式追查造成我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再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对策,希望能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 体质健康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1.前言

为了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水平,根据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的安排,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达标测试,对学生体质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我校1—5年级,共175名学生,其中男生89名,女生86名。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与学生家长座谈的方式了解他们子女的一些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形态发育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们所担心的学生肥胖问题在我校也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了,而营养不良问题也有出现,可见,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着问题。

3.2 视力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不良视力也有出现,除高年级出现较多外,低年级也存在不良视力的学生,说明学生用眼存在着不卫生的现象。

3.3 体能素质

一、二年级的测试项目为跳绳和50米。从结果看,跳绳和50米的整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优秀率达到10%以上。通过统计可以看出,该年级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

三、四年级的测试项目为跳绳和仰卧起坐。从结果看,跳绳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10%以上,仰卧起坐的成绩也很理想,合格率达到97%以上。优秀率较以前低,这表明,学生体质存在下降趋势,应引起关注。

8 五年级测试项目一览表

测试项 样本数 优秀率(﹪) 良好率(﹪) 及格率(﹪) 不及格率(﹪)

肺活量体重指数 男 16 0.00 6.25 50.00 43.75

女 14 0.00 14.29 57.14 28.57

五年级的测试项目为肺活量总体情况来看,我校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较低,运动能力50m×8往返跑成绩相对较差,仰卧起坐也有不及格出现,说明高年级学生在身体锻炼方面较低年级弱一些。

4.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1.1 通过统计分析,我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正常体重人数占全体的54.86﹪,仅仅只是过半;而超重和肥胖者就已达到了20﹪,所占比例不容忽视;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者所占比例为25.14﹪。可见,我校小学生的身体形态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4.1.2 对我校学生视力调查表明:正常视力的学生占83.43﹪,轻度、中度和中度不良视力的学生占16.57﹪,今年和去年比有所上升。虽然小学生视力低下的调查在我国已有许多报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保护视力的措施,但学生视力低下发病来年持续增加,这充分反映了预防视力低下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仅是要求学生看书、写字的姿势,注意用眼休息及做眼保健操等,这是不够的。

4.1.3 体能素质测试中,全校175名学生,有169名学生达标,达标率为96.57﹪,及格率为26.86﹪,良好率为56.57﹪,优秀率为13.14﹪。总的情况来看,优秀率较去年有所下降,良好率有较大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比较乐观,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比较弱,尤其在力量素质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此外,从测试中来看,学生的运动能力普遍比较差,表现在运动姿势的准确性、肢体的协调能力和运动的意志力等方面。

4.1.4 通过对学生问卷和家长座谈情况的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还有,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完成作业、玩电子游戏、浏览互联网、看电视等活动,而运动时间明显减少。同时,饮食结构和习惯也不尽合理,热量摄入过多,这也是导致学生肥胖、身体素质下降、肺活量减少、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4.2 对策

4.2.1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交流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卫生、营养均衡;我们可以定期给家长一份运动情况表,把学生的在校锻炼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体质状况,知道其子女哪些方面的不足,共同找出改变这一现状需采取的措施,并加以监督实行。

4.2.2 控制学生尽可能少的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4.2.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强化学生增强体质的意识。除上好体育课和保证“三操”外,坚持持续开展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通过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使孩子动起来,将孩子“赶”到操场上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浓的运动项目,真正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

5 参考文献

1 《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