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化在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游戏中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现代信息化在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游戏中的融合

李家颖

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小学音乐课程作为艺术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为重要手段来实现其最终教学目标。

关键词:现代信息化;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游戏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做到将音乐知识融入律动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化课堂教学,并勤于探究和实践,提高教学的操作能力,在现代化多媒体引导下,有效地将律动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能让音乐教学变得更精彩,让音乐课堂变得更生动,从而更有益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本文阐述了现代信息化在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游戏中的融合。

一、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

1、存在照本宣科问题,缺少课堂灵动性。 一些地区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因此教学安排上也不十分充分,教师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教学,缺少对学生的了解,也未进行完善的课堂准备工作,从课堂表面上看,整个环节都十分紧凑,也十分连贯,但实际学习上,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反复吟唱,对音乐鉴赏、乐谱等的学习十分匮乏。教师只是把歌曲的学习步骤陈述给学生,学生无法切实有效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从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足。         

2、课堂结构不合理,缺少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做歌唱部分的教学、欣赏教学及活动课程教学,每一部分的课堂结构都需要合理充分,若是歌唱教学就要分成两部分进行,动静之间相互结合。在音乐课堂上除静态的学习还需有一定的氛围影响。但很多小学音乐课堂缺少这方面的教学,教师课程结构不合理,设计上分不清主次,也没有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学生学习十分被动,无法从情感上对歌曲进行体验和感知,课堂十分沉闷,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3、课堂语言单一,缺少课堂互动。 教师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方法较单一,从而极大地抑制了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无论从教学状态、教学预期或其他方面看,都比较沉闷,甚至有些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倦怠感,或注意力被转移,在这种条件下就需教师重整教学状态,运用积极丰富的语言带给学生更多的认知和感知。

二、现代信息化在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游戏中的融合策略

1、信息化多媒体音乐课堂设置情境。信息化的多元化、多样性,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声像结合,虚拟创设,能让静态的课堂“活”起来,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律动游戏融入音乐课堂中,能让学生愉快地感知音乐,从而更有效地学习音乐。律动是让身体动作及姿态充满韵律,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多媒体展示明确的游戏要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参与游戏。如在《小鼓响咚咚》的音乐中,听到咚咚时,八分音符就出现了,学生可跟着鼓声进行打鼓律动。当听到小鼓声音变弱时,学生的打鼓动作幅度也会相应变小。因多媒体可完整地将音的强弱进行对比,并且节奏展示也完美地融合在情境中,所以学生也可用自己的姿态和肢体动作去表达节奏的强弱。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通过导入所学音乐符号、音乐知识,使学生加强记忆,并通过音乐律动游戏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2、整合资源,律动配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音乐以审美为核心,重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每个人的情感世界不同,每节课、每个班级也各有不同,所以,信息化的应用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音乐课堂不仅需要师生的互动,更需要学生间的相互配合,这样有助于传递音乐情感。如在学习分声部的演唱时,教师单纯地讲两个声部,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将声部表现出来。而借助信息技术,可将二声部分成不同的旋律线进行演示。例如,《牧场上的家》旋律是优美的大调式,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将旋律线用自己的体态表现出来。在没有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之间也会观察谁的体态律动更加优美,随之逐步调整自己的体态向优美体态靠近。这样的音乐律动,因有了信息化多媒体的帮助,使音乐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对旋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声部演唱技巧,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游戏互动,创造升级。学生最喜爱的音乐互动就是游戏,游戏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参与度。音乐律动游戏是以本节课上的音乐教学为基础,音乐游戏可通过学生身体表现音乐中的各个元素,在完成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加大其创造空间,不断提高其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低年级歌曲《卖报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赏音乐片段,并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报童卖报的形象,从而进一步感知音乐节奏。在教学中高年级歌曲《新疆舞曲》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舞蹈动作,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舞蹈进行创编和展示,以此感受这首歌曲的独特风格。在多媒体的展示中,学生跟随律动反复熟悉歌曲旋律,不仅体验了音乐的风格,了解了民族特色,而且很好地掌握了音乐知识,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化难为易,开阔眼界。对许多音乐知识结构,简单地靠教师去传递和讲解,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和掌握,如节奏型、附点的时值、切分的节奏型,这些都是音乐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但又是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这时,教师就可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节奏化为简单的语言结构,并进行律动展示。例如,课前的律动歌曲《加沃特舞曲》,教师可要求学生按照屏幕的提示,跟着音乐节奏,踏着轻快的步伐找座位,再加上双手击拍,在听到旋律的高低跳跃时身体可大幅度扭动,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活泼、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旋律中体验、感受音乐。通过多媒体的链接功能,教师可随时切换场景,根据课堂的需要,以一个知识点为主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在音乐中遨游并快乐地学习,真切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既给了学生创造的空间,又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将枯燥的音乐知识简化到音乐活动中,赋予音乐课堂真正的魅力。

5、零存整入,灵活运用。信息化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解放了教师的双手,更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上除了利用多媒体的声像结合展开教学外,合理运用幻灯片也能促进学生在游戏中展开互动和交流。信息化的融入,不仅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节课的零散知识,经过串联,就会变成一个信息库,学生可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加深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这样的知识代入是有趣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更容易被学生记忆,也更容易被学生活学活用。例如,在开展低年级节奏的练习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从简单的四二拍、四分音符、强弱规律展开,可通过打地鼠、吹泡泡、拔萝卜等游戏配合节奏练习。学生跟着节奏游戏很好地练习律动,能牢牢掌握四二拍的节奏,这样在有四二拍的歌曲出现时,他们就会知道节奏的强弱,从而更好地学习歌曲。因在节奏游戏中展示了节奏的快慢,学生也会随着音乐律动,节奏快了,他们的律动会相应变快;节奏慢了,也会相应变慢。这些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但也是音乐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在每节课都可设定一个律动游戏,可在课前、课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奖励游戏。将信息技术融入音乐课堂,不仅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还激发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丹.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2]程悦.现代信息化在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游戏中的融合[J].当代音乐,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