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组长岗位动态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浅谈班组长岗位动态管理

常晓丹 路冰 张恺 赵雪婷

国网淮南供电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为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推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班组长岗位动态管理工作,打破班组长岗位“终身制”,实现人员能上能下,有利于优化和调整队伍结构,盘活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提升企业效率效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班组长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关键字:班组长 岗位 动态管理 人才支撑

班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班组长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为了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推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班组长岗位动态管理工作,公司打破了班组长岗位“终身制”,实现了人员能上能下,有利于优化和调整队伍结构,盘活了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从而提升企业效率效益。

一、组织保障

人力资源部是班组长岗位设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班组长岗位设置、人员聘任、解聘等审批工作。公司各单位是班组长动态管理的执行部门,具体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班组长的工作业绩、日常行为表现和岗位胜任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班组长选聘、解聘等动态管理工作。

二、岗位设置

班组长岗位动态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精简高效:严格按照劳动定员标准配置班组长岗位职数,严禁因人设岗。根据有关规定,基层单位班组编制按照“专业(工种)划分清晰、职责明确、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审批,各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增加、减少班组和班组长编制。人员编制或实际配置人员不足7人,一般不设置班组;班组编制在7人及以上的设班组长、副班长各一人;原则上编制在14人及以上的综合性作业班组,可设班长1人,副班长2人,综合性作业班组由专业管理部门界定;各单位依据班组长岗位设置标准编制《班组长岗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与岗位任职要求。

2.全面公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聘任方式为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班组长每届聘期3年,到期自动解聘。各单位采取双向选择和公开竞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班组长聘任工作。在上届任期考核合格的班组长中,各单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优先选聘班组长。待双向选择结束后,空缺的班组长岗位由各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开展班组长岗位公开竞聘。各单位应将双向选择和公开竞聘结果报公司审批后组织聘任,并组织签订聘任协议。

三、任职条件

基本条件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忠诚企业,诚实守信。

2.身体健康,符合岗位任职资格要求。

3.参加班组长竞聘的,员工近3年绩效等级积分累计达到4.5分且上年绩效等级达到B及以上(绩效评价未满3年的,上年度绩效等级达到B及以上)。

资格条件包括:

1.首次参加班组长岗位应聘人员(指原不是班组长岗位人员,首次参加班组长岗位应聘),在本企业工作满2年,原则上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本专业(工种)或相近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或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2.应聘人员上一年度,无岗位培训考试、安规考试不合格记录;未受到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立案审查的;未在诫勉或纪律处分影响期的;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供电服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记录。

3.如上届班组长继续参加竞聘,任期考核必须合格。

班组长在聘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终止聘用:调离原岗位或调出本单位者;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者;参加年度岗位培训考试、安规考试不合格人员;因严重工作失误或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触犯法律受到行政拘留及以上处罚者,因严重违规违纪受到有关部门责任追究的;年度绩效考核为C级及以下者;其他不能履行班组长职责的。

四、考核管理

建立常态的班组长履职考核制度,并将其与素质培训、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等联动。各单位和班组长共同建立任期目标,其中重点包括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创新及全面质量管理、专业竞赛等方面。班组长考核结果应用于班组长绩效奖金分配、评优评先、岗位调整、专家人才评聘等多个方面。各单位每年对考核结果位于后5%的班组长进行提醒谈话,对考核不合格的班组长,各单位随时予以解聘。

班组长考核采用任期考核和常态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其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专业能力指班组长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对本班组员工的业务知识及技能指导、以及员工对班组长专业技能认可程度等。管理能力指本班组生产任务的组织落实、班组队伍建设、班组管理水平等。

任期考核。班组长任期届满后,各单位负责对班组长任职期间的任职目标完成情况、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合格者具有参加下一届班组长双向选择、公开竞聘的资格。

常态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各单位要以班组长岗位职责要求为重点,全面分析各班组长岗位的工作特点,科学设置绩效指标,建立班组长月度和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库,考核内容应包括业绩、素质、能力和廉洁从业等方面情况,并组织实施。

五、自愿退出机制

为适应企业发展和有关管理要求,建立班组长自愿退出机制,逐步选拔年富力强、高学历高素质人员到班组长岗位上锻炼,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自愿退出班组长岗位条件:

1.班组长在聘期内达到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时,可退出班组长岗位(年龄以档案记载为准,测算时间计算到月份)。

2.班组长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履行班组长岗位职责的,自愿退出班组长岗位,执行本办法规定待遇至本届班组长聘期结束。

3.其他因劳动组织方式班组长岗位被撤消或合并时,在班组长岗位任职10年以上且距法定退休年龄8年以内的,可退出班组长岗位(年龄以档案记载为准,测算时间计算到月份)。

符合上述条件的班组长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核,报公司审批后执行。班长退出岗位后,岗级按班组作业组长层级执行,对应降低岗薪;绩效奖金待遇保持不变。副班长退出岗位后,岗级按班组高级工层级执行,对应降低岗薪;绩效奖金待遇保持不变。

六、落(解)聘人员安置

原班组长在竞聘中未能上岗的,或因考核不合格解聘的,由各单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安置,安置结果报公司审批备案,岗薪待遇按新岗位标准执行。

退出原岗位,不参加竞聘上岗且不服从组织安排的,根据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相关制度,将其纳入待岗管理。期间待遇、培训及上岗,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通过班组长动态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了“人岗匹配、人事相宜”,构建了和谐企业,从而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