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及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浅谈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及培养策略

王琼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小学教师 415700

  摘 要: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首要的是小学生文明礼仪活动的方案设计与之精准实施。因为文明礼仪关乎社会的发展,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而在小学孩子成长时期,是学习礼仪的关键时期,因此让小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小学生 文明礼仪 培养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小学生当前的文明礼仪培养发展现状及原因

  我校是一所中心小学,本地人口居多,但是偏远山区学生也不少,占20%。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道德修养也不尽人意,导致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一些小学生在学校里不讲礼貌,不懂礼让,不懂得尊重他人,行为举止不端正等现状。原因: 1、有的学校存在着学生过多,老师较少的现状,而礼仪教育也只能通过课堂内容偶尔传播给学生,学生对此方面的学习也是不足,当前中国也是应试教育模式,因此,学校更多的也是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面,而对文明礼仪的培养有所忽略,淡化了文明礼仪的教学培养。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因素:(1)社会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学生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2)教师缺乏文明礼仪教育意识,没能充分挖掘教材中、日常生活中潜在的文明礼仪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及跟踪;(3)学生缺乏对讲文明礼仪的认识和实践。2、文明礼仪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一同参与,但是由于当代的生活节奏加快,更多的家长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文明礼仪培养,也有一些家长存在自身文明礼仪知识不足的现象,这便都影响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的培养。3、当前社会文明礼仪的培养,还是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在我国的人口比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4、当前我们社会还存在教育水平底下,覆盖范围不够均匀问题,尤其是学生的文明礼仪建设,在我国没有引起很好的重视,当前更多人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忘记了优秀的人才是需要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只有对农村小学生当前的文明礼仪培养发展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判断,才能有的放矢,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潮流,也符合国情。

  二、初探培养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途径、方式及策略

  针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困境和问题,学校教师需要做出有效的改变,将校本文明教育理念落实到文明礼仪的培养当中,讲究培养策略,提高培养的有效性。   

  策略1:进行家校共育,构建文明礼仪环境。针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困境,教师完全可以在养成方法上做出改革创新,与家长联合,进行家校共育,为学生构建一个文明礼仪的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到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可以保证文明礼仪培养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家长会和信息工具的方式,与家长作出沟通,介绍文明礼仪对于学生成长的帮助,使家长在认识上做出改变,与教师一共营造一个文明礼仪的环境。进行家校共育可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的效果,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文明礼仪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促进学生行为的发展。策略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小学生文明礼仪活动的组织实施。以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过程重体验、内容针对性,为目标加强活动建设。力求每次德育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学校组织的全校性学生活动要少而精,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没有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活动不组织,走过场的活动不组织。根据上级部门和本校的情况,把有关活动整合,形成系列。策略3:进一步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大力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主渠道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结合实际,注重效果,努力培养既具备坚强意志品质,又活泼的,充满优雅气质的小学生。同时,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保证留出二周以上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基地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外出参观访问,鼓励学生在有条件有组织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参加祖国河山游,开拓眼界,扩大知识,增长才干。策略4:在学校的围墙、走廊、花坛等地张贴许多文明礼貌用语的卡片,如“请”、“你好”、 “再见”、“谢谢”、“老师好”、 “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这些文明礼貌用语卡片由学生亲自制作。整个校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文明,感受文明,接纳文明、使用文明。老师鼓励学生每天念一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及时表扬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并将号召其他的学生向他(她)学习。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文明礼仪教育。如播放礼仪教育电影或专题广播,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开办礼仪宣传园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礼仪修养,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榜样示范、正面诱导许多学生《规范》、《守则》倒背如流。而老师自己却随地吐痰、随手扔纸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习惯的同时,老师作表率。策略5:在学校本人担任班主任并负责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材编写。在自己完成英语教学同时寓文明礼仪于教学之中。经常跟孩子们讲:一件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在校园内衣冠整齐,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好,见到同学的书本掉在地上主动捡起来等。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鼓励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主动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知礼仪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必须从学生点滴抓起、养成习惯。开展丰富的活动。作为班集体组织,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本人班主任老师,在校领导指导下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例如:“三八节”开展回馈母爱、分担家务活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八一节”开展慰问老军人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十一”开展爱国情操教育活动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在素质教育日益重要的今天,学校更应该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使跨世纪的接班人从小接收熏陶,形成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他们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担。

  参考文献:

[1]张鹏.浅谈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教育.广西教育,2013.

[2]李扬.浅谈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习惯教育.德育教学周刊,2015.   

[3]王霞英.以学生为中心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题班会的探索.小学生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