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

韦俸全 1 陈健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 广西 北海 536005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求是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开采企业需要加大生产。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由于粗放的采矿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了影响,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浪费,还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基于此,以下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措施

引言

现状条件下江头煤矿矿业活动影响主要有:矿业活动造成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的破坏,对人居环境影响较重;矿山进一步的开采活动加剧了这样影响的可能性。我队制订的综合防治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资源在开采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目标。

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归纳为四类:一是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二是矿业开发对含水层的影响与破坏,其表现形式为破坏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引起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从而使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破坏,地下水和地表水原有平衡被打破,水资源量减少;污染水质,降低土壤质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三是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其表现形式为破坏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山体破损、基岩裸露。因此,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影响。四是采矿活动对土地压占与破坏。使森林、草地、耕地范围减少,农作物减产,林业产量下降。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1矿山管理体制缺乏

我国有关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规划的权威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煤矿企业之间存在交叉作业的问题,地下勘探行业中出现分割勘查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煤炭所带来的暴利使企业管理者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抛之脑后,一心一意要产量出政绩,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较低的生产效率和较多的污染途径使矿山环境持续恶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老矿井已无法满足当前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老旧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安全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人员管理得不到全面规范,企业出现更多新问题和新矛盾。

2.2自然因素

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主要为地质环境条件,包括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要素,是控制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因素。矿区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危害与其地质环境背景息息相关,只有具备相应的地质环境条件,才有可能产生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山区及丘陵区矿产资源较集中,一些地区植被覆盖较差,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脆弱。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多集中于夏季且雨量较大,汛期为地质灾害多发期,其他季节干燥少雨,不利于矿区植被生长恢复,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自然恢复较慢,多风少雨还加剧了矿山排土场、尾矿库的扬沙、扬尘,导致大气污染程度加大。

2.3地质灾害问题严重

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每年都会发生了不少地质灾害事故,威胁着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大部分矿井中,普遍存在大坡度的斜巷井,而很多浮石环绕在斜巷井周围,造成巷道顶部和四周碎石脱落,如果过往职工在巷道中行走时稍不留神就会被碎石砸伤,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随着矿井的不断延伸,巷道错综复杂,井下压力逐渐增大,如果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随时可能出现冒顶、坍塌、突水等地质灾害。这就要求煤矿管理人员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通过实时监控和有效防护改善井下环境安全问题。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3.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在矿山资源开采中,为了更好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更好的指导矿山进行合理开采。在矿山资源开采中,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可以对矿山企业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配备相关的执法力量,对矿山开采进行依法执行,提高矿山开采的安全性,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更好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3.2对于采矿作业编制的重新规划

矿山地质环境的条件主要是自然形成,同时矿藏的位置以及分布密度都会因为环境条件不同而产生差异。相关保护规定的提出、采矿权的下发虽然给予了对应企业、法人相应的扩大开采规模的权利,并且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变更采矿区域以及开采方式,但是任何一种变更都需要有效的监管以及符合相关规定的方式方法,在变更之前需要向管理部门进行报备批准,这就使得采矿作业的编制问题需要重新谨慎对待。以往的乱采乱挖往往是因为无组织无纪律的散乱开采队伍为了满足小规模的矿业需求而进行的开采作业,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而在采取了规模化管理以及相关权利的有效审批方式之后,对应范围内的采矿作业以及组织性纪律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按照规定的需求产量进行开采,能够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共存效果,对于周边生物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能够降到最低的程度

3.3提高矿山企业的环保意识

在矿产资源开采中,为了更好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需要提高矿产企业的环保意识。一是,在矿产资源开采中,需要加强矿产企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让员工全面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二是在矿产资源开采中,为了更好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矿山开采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更好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

3.4建立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区和防护体系

建立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区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对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矿山地质灾害控制的目的,减少各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实际的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种矿山地质灾害在发生之前都会有一定的征兆,是可以预测的,对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可以精准预测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调查人员要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大小和产生危害的不同,把各种矿山地质灾害进行等级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灾害等级,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开采过程中,要注重资源开采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为了提升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矿山企业必须要安设相应的警报系统,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警报系统会发出警报,矿山企业可以根据警报,对各种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做好应急预案,即使发生了矿山地质灾害,也可以避免人员的伤亡,减少财产的损失。

结束语

对于矿山周边地区的环境恢复问题,不仅需要在工程内部建设过程中予以重视,同时也需要结合相关的生产技术升级,保证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的维护效果,保持自然生态的一体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趋同一致,才是当前时代发展的最重要契机。对于国家生产资源的获取来说,可持续性的方略才是最为可取的。所以矿业发展需要随时保证与自然环境条件相互结合,根据实际施工状况和开采需求制定矿业工作标准,制定完善的矿山环境以及地质保护相关方案。

参考文献

[1]梁启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及恢复治理措施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5):228-229.

[2]张丽娜.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及治理措施探究[J].山西化工,2019,39(04):144-146.

[3]张建,张东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探讨[J].地球,2019(08):102.

[4]刘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203-204.

[5]于雷,张旭康,沈文君,邓巧巧.解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131-132.

[6]夏伯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J].现代矿业,2017,33(12):239-240.

作者简介:韦俸全1987-),男,本科,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相关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