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主题写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OBE理念下《主题写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吴正一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鉴于应用型高校的特点,创意写作系列课程《主题写作》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效果也不理想。引入OBE理念,注重过程性考核,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创意写作教学 主题写作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一、写作课程的考核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写作教学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练为辅,重知识讲解,轻技能训练;重技巧传授,轻潜能激发。众所周知,老师教得好并不意味着学生学得好;学生学得好,并不意味着学生做得好;而学生能够生做得好才是应用型高校所追求的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加强学生的平时写作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的写作考核模式很难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具体而言:

考核方式单一。写作课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成绩(占70%)构成。平时成绩以各项小练习成绩为主,期末成绩以终结性学业测试为主,其结果难以真实全面地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

考核内容不科学。期末试卷的内容即使题型多样,也难以面面俱到,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考核不够,忽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对过程性考核的重视严重不足,很难考察出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因为每位学生所擅长的文体写作是不一样的,不能用期末一、两种文体的考核和相关的写作知识来衡量他的写作水平,所以强化过程性的考核很有必要。

评价主体单一化,缺乏动态性。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期末试卷,评价的主体都是任课教师,且缺乏评价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

鉴于此,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倡导的多途径学业评价、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等考核方式无疑对写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基于OBE理念的主题写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设想

OBE理念的引入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OBE”强调学校教育的重点应当是教育的“结果”或“产出”,即考查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应当追问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最后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技能,这些对于学生日后在社会中谋取职业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等。从而把焦点由教师“教了什么”,转化为学生“学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由于“OBE”教育强调以“结果”或“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因此,也被称为“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或“学习产出型教育”。

本世纪初,“OBE”被引人到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从理论背景来说,"OBE”的出现对于我国现有教育理念构成了极大冲击,极有可能实现当下学校教育范式的一次根本转换。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一般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导致课堂教育效果不理想,课堂上缺乏师生互动;同时,传统教育模式仅局限于课堂,并未长远考虑到课堂知识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问题。而“OBE”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两大弊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OBE”理念的核心是“结果”,所有的教学最后都要围绕“结果”来考虑。当然,“OBE”所强调的“结果”是阶段性和动态性的,在学生阶段性的学习之后,能够清晰地考查学习的效果。

对于创意写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主题写作》而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引入“OBE”理念契合了《主题写作》课程要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OBE”理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程观,符合《主题写作》的课程性质。

《主题写作》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光靠教师传授一些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讨论和交流,从而深入地理解、消化和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化。

其二,“OBE”理念体现“能力导向”的课程观,符合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能力导向”的课程观是一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训练的学习模式,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通过类似“工坊制”的组员之间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安排一些常用文种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三,“OBE”理念体现“过程性评价”的课程观,符合应用型教学的现代考核要求。

“OBE”理念对于《主题写作》这样的写作课程而言,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因为写作理论的学习和写作训练的实施,具有文体阶段性的特点,通过一次性“终结性考核”很难全面地考察学生对所有文体的学习和训练的掌握程度,只有进行多途径的学业评价、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实际写作水平,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改革的内容

《主题写作》课程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素养考核,主要把学习小组和个人的出勤率、责任感、团队精神、课堂表现、专业意识等作为考核内容;基础知识考核,主要把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训练及完成质量的好坏作为考核内容;能力提升考核,主要把课堂研讨等活动中能力表现及能力改善情况作为考核内容;知识应用考核,主要把运用写作知识和技能完成的效果作为考核内容。

“OBE”理念下《主题写作》课程考核都是采取任课教师评定、学习小组评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主体由以教师为主走向教师、学生同伴共同参与。

在考核过程中应注意成绩信息反馈的及时性、评分的客观、公正性等问题。在考核改革初期,要不断收集学生对考核模式改革的看法与意见,根据考核模式不断探索课程教学的改革。

在“OBE”理念指导下,结合创意写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和《主题写作》课程的自身特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大《主题写作》这门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力度,取消期末考试,以平时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成绩替代,同时将作品发表和获奖、编辑作品集等情况纳入评分之中,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过程性考核,从而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产生产生较强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和考核中来,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设计《主题写作》课程的考核模式时,既考虑到可行性,又考虑到公平公正性,并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主题写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效果评估

主题写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两年多来,主题写作课程取得了实质性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成绩良好率、课程满意度与过去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1、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使教学目标十分清晰明确,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对主题写作理解更为深刻。大量训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无论是写作技能方面、还是思维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以双向交流为主要特点的考核方式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教师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时刻与学生共同享受学习过程、体验人生乐趣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是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和见证人。改革激发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从根本上树立了教师的权威性,可以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3、完善和丰富了考评体系

加强平时性考核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现行固有的考试制度的一种突破性的改变,从主观评价到客观考核、从单一性机制到多元化评价体系都是对传统考试制度的合理化变革,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也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的主题写作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强调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尽管在实施过程中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必将推进主题写作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深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的综合发展。

[基金项目]:2017年合肥师范学院一般教学研究项目“OBE理念下《主题写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2017jy48) .

[作者简介]:吴正一,(1972-),男,安徽枞阳人,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