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电气施工过程管理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加强建筑电气施工过程管理建议

王佳

安庆横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安庆 246001

摘要:从以上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常发生的一些问题或现象来看,如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施工技术,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坚持施工过程的三检制度,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消灭初始阶段,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具体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关键词:建筑电气 施工过程 管理建议

1 提高素质

工程质量优劣与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都有密切关联,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人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构建企业质量文化,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参与项目建设人员的质量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任务。

工人班组是直接从事一线施工的基层组织,有电工合格证的专业技术工人,不应小于施工总人数的50%。并根据电工专业的性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人岗位责任制,要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心中有数,这个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电气工程师应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管理等工作。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弱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弱电系统理论知识和施工经验;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施工工艺等。组织电气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经常开展工程质量的动态分析,针对关键性的部位以及建筑施工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各级电气质量管理人员应制定质量责任制,各行其事,各负其责,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2 交流沟通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良好的交流沟通是保证电气施工质量的前提,建设单位要认真组织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依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认真地进行图纸会审,使参建各方切实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对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完善,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图纸会审要抓住重点,首先看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其次是结构选型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施工现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要根据工程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建设单位,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考虑实施。

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原则,许多成熟的技术及材料是否在本工程中有所体现和运用。比如对高层住宅的设计,有些部位配电线缆可以不必采用耐火型,供消防用的采用阻燃型即可,可以节省一半的材料费用;尽量用阻燃PVC线管或镀锌电线管取代钢管,既节约投资又可方便施工。很多设计过于保守,变压器容量偏大,导致初期投资增加,投入使用后基本电费过高,只好报停,既麻烦又浪费。

3 把控采购

材料设备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也是建筑工程实体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基本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价格采购到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物品,同时施工过程中能较好地控制材料数量和质量,全方位地将工程成本控制合理降到最低。

加强材料设备采购过程管理,就是要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材料设备订货、采购、运输、保管、检测等,对进厂的材料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等。同时还要核实材料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发霉、损坏。质量管理人员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加材料清单、材质证明(检验报告) ,经核验,认定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要使用实行强制管理的电工产品,必须符合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的安全认证要求,其电气设备上应带有安全认证标志,其生产厂家必须持有“电工产品认证合格证书”,凡未经认证的此类产品均不准使用,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的高低压开关柜及各类箱屏,须采用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定点厂家生产的产品,对于重要的关键性工程材料、器件、设备厂家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手段、管理水平等,必要时质量管理人员应到生产厂家做实地考察,以确定最佳的供货单位,如若在电气安装施工中发现所用材料并非合格产品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情况,依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从源头上将不合格材料堵在门外。

4 注重细节

作为电气工程师,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同时要会同土建单位或其他相关单位一起共同认真审查土建施工图、电气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确定各单位相互配合工作和注意事项,落实好分部分项工程交叉配合及施工工艺的规范性,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

加强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技术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到投产的全过程,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经过会审的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图纸,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可采取动态管理、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补救,不留隐患,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

5 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所以进一步加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应重视“四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在施工的全过程,要注意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如采用激光标线仪控制标高和轴线,比如灯具的成排、桥架、线槽的成排度、开关、插座的标高等,都是既简便又实用的技术。还有利用三维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地下室管线、风管、设备等纵横交错问题,通过综合平衡技术使设备管线既能满足使用功能又布局合理协调,大大提高了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吴进权. 建筑电气与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 科技资讯,2010,(14):126.

[2] 胡冬莲.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