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选文开发时的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群文阅读”选文开发时的小策略

龙菲

汶川县绵虒中学校

摘要:群文阅读指的是以一个或多个议题为中心、以一组结构化文本为阅读材料、以师生集体建构达成共识为主要过程的一种阅读新形式。它与新课程标准有同样的目标追求,对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意义,主要讨论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的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和传统单篇阅读的明显区别在于阅读量的不同,前者以多个文本为阅读对象,后者则以单个文本为阅读对象。从表面上看,实施群文阅读就是找几个不同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实则不然。教师不仅要注重阅读的“量”,还要把握好阅读的“质”,充分考虑文本的关联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有效设计。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意义

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尤其是信息筛选能力与概括能力。而传统单篇阅读致力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倾向于对文本结构、含义的剖析,不注重信息筛选与文本概括。通过实施群文阅读,学生能够围绕议题从多个文本中筛选出所需信息,并结合对文本的概括对议题进行回答。所以,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另外,和传统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更加具有延展性、连续性与可选择性,学生可以从一个文本延伸到另一个文本上进行拓展学习,能够自由选择从不同文本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通过不同文本的对比经历思维的碰撞过程。因此,群文阅读对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有重要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设计策略

(一)明确课程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它指的是在一组相关联的文本中存在的可供师生讨论、建构认知的话题。由于整个群文阅读过程是围绕议题进行开展的,所以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教师而言,设计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必须明确课程的议题是什么,充分考虑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能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我认为,群文阅读议题应当具备如下特点:其一,开放性、多角度,如果议题的结论只有一个,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那么它就不具有讨论的价值。其二,多样性、可替换,由一组文本产生的议题是多样的,既可以从语言方面进行讨论,又可以从形式方面进行讨论。

例如,《散步》《蝉》《最后一课》,既可以确定语言议题为“如何表现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又可确定形式议题为“表述完整事件的文章开头、结尾应该怎么安排?”其三,可预见、有目标,由议题讨论产生的学习成果应当是可预见的,比如获得了某种认知、习得了某种方法等,而且,在议题的推进中也应当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其四,贯穿教学环节,群文阅读倡导一课一得,所以议题必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议题不同于主题,教师设计课程时要对两者进行严格区分,不能把主题当作议题,否则群文阅读就容易变成主题阅读。

(二)精心选择文本

文本是群文阅读的主要支撑材料,其是否具有关联性直接影响群文阅读的实施效果。教师设计群文阅读特色课程时,必须要精心选择文本,充分考虑文本的关联性,为群文阅读的实施打好前期基础。我认为,文本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相似的描写对象或内容入手,如《我的老师》《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藤野先生》都是写人的,将其作为一组文本,学生既可通过品读人物语言神态发现人物性格特征,学会如何写人,又可通过事例概括研究人物的精神品质。第二,从相对的描写对象或内容入手,如《孔乙己》《范进中举》作为一组文本,学生会通过对比品析不同时代背景下读书人的形象。第三,从相同的文章结构入手,有意识地将结构相同的文本安排在一起,通过反复呈现来强化学生对文本结构的认知。第四,从相同的文章表达角度入手,如《小圣施威降大圣》《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都运用了语言、心理描写,将其作为一组文本,学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心理描写的方法。第五,从相同的文本主题入手,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背影》都是以父爱为主题的,将其作为一组文本,学生能够明确感受到父亲对子女的深沉的爱。

(三)加强文本链接

群文阅读并非简单地将多个文本组合在一起,一个文本接一个文本阅读,而是以一篇带动多篇,通过反复但又不重复的方式呈现某一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进行群文阅读特色课程设计时,必须加强文本链接,通过挖掘多个文本间的链接点打破单个文本的界限,从而发挥出群文阅读在学生思维发展与阅读能力提升方面的优势。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主要应用了对比的手法对百草园及三味书屋进行了描寫,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对比手法作为文本链接点,将这一文本链接到其他应用对比手法的文本中,如《海燕》《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在文本链接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对比手法在写景方面的应用,也能了解到它在写人、写动物方面的应用,从而积累到相应的写作经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阅读范围有重要作用。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究学习,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设计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教师首先应当明确课程的议题是什么,把握议题的设计方向;其次,充分把握文本间的关联性,精心选择文本;再次,探索文本链接点,加强文本链接,打破文本边界;另外,巧妙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到一起,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保证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然.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孙月敏.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