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于音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为提升当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水平,进一步探索乡村景观设计的具体办法,本文将针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系统性分析与探讨。首先,从乡村景观发展特点作为切入点,接着对乡村景观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影响进行深入阐述,最后从乡村历史文脉保留、农业体验感的加强以及风景园林的统一规划等多个角度,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出具体应用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引言: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对于绿色环保的诉求也在日益增强。积极促进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的相互融合,对于显示乡村独特的魅力与景色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使风景园林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了应有的艺术价值,从而为人们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景观作品,也成为我国在实现城乡有机融合的必经途径和必要手段,让风景园林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

一、乡村景观发展特点

(一)地域性发展特点

我国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在自然资源条件和文化特色上差异性明显,因此,如果想要在乡村景观中体现出其独特的地域魅力,最根本的就是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对于景观建设来说,往往随着城市发展中近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而发生变化。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乡村景观都具备显著的地域特色,有关部门对这些景观也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同时这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另一种延续。

(二)生产性发展特点

乡村景观一支与农民的现实生活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乡村景观与城市风景园林相融合时,一定要将农民身上那种特别明显的积极勤恳的特点表现到景观中,以此来传播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城乡经济,使更多人能够深入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生态性发展特点

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比起来是更加接近原生态的,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融合乡村景观时,一定要保持这种原生态的特点。对于一些乡村元素的应用也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使生态环境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也能够获得同步优化。此外,保持乡村景观的原生态特点也有助于让人们了解和体会到广大农村地区独特地文化魅力,使城乡协调进步。

二、乡村景观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影响

(一)对规划设计元素的影响

在农村地区,有很多可以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采纳和应用的元素,比如说日常耕作、地形地质以及农民们淳朴的生活方式等,这都会很大程度的丰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内容,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借助再加工和转化等专业手段来让乡村景观融合到现代化的风景园林中。

(二)对规划设计形式的影响

由于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逐渐应用,规划设计人员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启发,从而开始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去积极创新和探索,发现其他思路,尝试更多新的融合形式。如在风景园林当中融入农业耕作画面,其中最为典型的即采取乡村景观中的梯田方式设计风景园林结构。

(三)对规划设计氛围的影响

乡村景观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明显就一个影响就是彻底改变了其原本的创造氛围。当乡村景观出现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以后,如果乡村景观呈动态变化时,风景园林景观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使人们透过风景园林能够真正领会到乡村景观带来的最直观的活力。而且,大量使用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更增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地域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保留乡村历史文脉

乡村历史文脉是指乡村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历史文化,体现了乡村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具较高历史价值,具独特性、地域性和原创性。将乡村景观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当中时,首先应注意保留乡村原始的历史文脉,并有目的性地进行保护,以免其因城市化建设而慢慢被磨灭。具体地,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可将设计理念延伸至乡村景观当中。如将城市风景园林道路延伸至乡村边界当中,适当保留乡村边界与城市景观之间的通道,在此通道的尽头,可以看到真实的乡村景观,如乡村的房子、耕田、菜园等。又如可在原有场景保留的基础上,开辟一定面积作为农家乐场所,参观风景园林的人员可参与农家乐,体验乡村生活,或耕种、或采摘蔬果等,体会乡村风情。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加快,乡村景观定会逐步融于城市景观当中,因此,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及设计时,务必要保留可体现乡村历史文脉的事件,如建筑物、道路、河流等,以体现乡村风情,避免乡村文化在城市建设当中慢慢消失。

(二)加强农业体验

现在,城市很多居民并不了解乡村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下一代基本不会接触到真实的农业劳作,不了解农业劳作的辛苦和难度,也不明白耕作的意义,很多城市居民的下一代甚至不知道最基本的春种秋收过程,部分城市居民对于乡村居民的看法也非常片面。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时,可于规划和设计中适当加入农业体验,让城市居民切身接触农业,加强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文明和文化的了解。现在很多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会开辟一块专门的地方用于种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如青菜、葱、萝卜等,或是通过建立农业体验基地、农业体验管等方式,让城市居民及其下一代均可时刻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加强人们对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了解。同时,加强风景园林的特色营造,有利改善城市与乡村居民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双方的矛盾。如江苏南通园博园展览当中的自然景观——“桑树村庐”,以桑树、茶树、棉花、向日葵等当地常见的农作物作为点缀,向人们展示全新的乡村自然景观,其也成为当地郊区的重要生态基地。

(三)统一规划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兼顾经济及生态效益

当前我国部分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开始呈现出一种半开放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在设计自然景观时,会有目的性地保留当地原有的乡村景观,并将其融入新的自然景观中。在保留乡村景观原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还实现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游客观光时,景区内村民仍可继续进行原有的劳作,部分居民还会在景区内开设一些乡村景观经营活动,如农家乐、篝火晚会、民俗表演等,游客可在景区内进行食宿,参与各类户外娱乐活动,不但保留了当地的特色风土民情,而且大大减少了景区规划成本,既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兼顾一定生态效益,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

结语

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合理融入风景园林因素符合现代化人们对建筑景观的实际需求,满足了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多样化要求,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再次丰富了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从二者具体的融合过程中来讲,首先要以因地制宜作为基本原则,不管是对人文景观还是历史景观都要保持着高度的谨慎,坚持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出发,把二者的融合变得更为可行和科学。另外,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融进乡村景观中来说,应该尽量将乡村景观原有样貌保存下来,更不要破坏其独有的特丢按,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志杰,林毅颖,常博文.基于场地风貌保护视野下的乡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82-83.

[2]殷立平,孟莹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研究[J].门窗,2019(20):148.

[3]张政美,吴霞,胡青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概述[J].农家参谋,2019(02):23.

[4]刘超,张万荣,谢兰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价值探讨[J].居舍,2018(27):113.